[发明专利]一种立式、单锅筒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7205.7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8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成志建;张建春;韩强;鞠华鹏;林毅生;侯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2B31/08;F22G3/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002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单锅筒 垃圾 焚烧 余热 锅炉 | ||
1.一种立式、单锅筒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是:包括高温烟气进口(1)、前冷却室(2)、后冷却室(3)、竖井烟道(4)、过热器、管箱式省煤器(8)与锅筒(10);在所述的锅筒的一侧上设置高温烟气进口,另一侧设竖井烟道;所述的前、后烟气冷却室为水冷膜式壁全悬吊结构,在所述的高温烟气进口处的锅筒内布置有前、后两个烟气冷却室,前冷却室上部与高温烟气进口连通,下部与后冷却室连通,后冷却室上部设烟气出口;烟气在前冷却室下行至底部,经180°转弯进入后冷却室上行;其后冷却室的上部出口180°转向进入竖井烟道,在竖井烟道内布置过热器,竖井烟道的下部出口向后90°转为水平烟道,布置管箱式省煤器;
所述的竖井烟道采用水冷膜式壁包墙全悬吊结构,在竖井烟道内上下依次布置至少两过热器,过热器采用水冷管悬吊结构;所述的省煤器采用钢制管箱式结构,布置于过热器吹灰平台下部的水平烟道内,吸收尾部低温烟气的余热,预热给水;
所述的前、后烟气冷却室和竖井烟道共同构成本锅炉的蒸发受热面,通过下降管和引出管与锅筒形成蒸发炉水的闭合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单锅筒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的过热器又包括高温过热器(5)、中温过热器(6)与低温过热器(7),并由过热蒸汽连接管顺序连通,其中:
高温过热器由高温过热进口集箱(5-1)、高温过热器管束8(5-2)、过热蒸汽连接管(5-3)与高温过热出口集箱(5-4)构成;中温过热器由中温过热进口集箱(6-1)、中温过热器管束(6-2)与二级喷水减温器(6-3)构成;低温过热器由低温过热器管束(7-1)与一级喷水减温器(7-2)构成;所述低温过热器管束(7-1)、中温过热器管束(6-2)及高温过热器管束(5-2)由下至上依次布置在蒸发受热面之后的烟道中,且高温过热器管束顺流布置,中、低温过热器管束逆流布置;所述一级喷水减温器(7-2)布置在低温过热器管束(7-1)与中温过热器进口集箱(6-1)之间;所述二级喷水减温器(6-3)布置在中温过热器管束(6-2)与高温过热进口集箱(5-1)之间;
来自锅筒的饱和蒸汽在连通的过热器中运行路线如下:两组低温过热器管束(7-1)→一级喷水减温器(7-2)的集箱→过热蒸汽连接管(5-3)→中温过热进口集箱(6-1)→中温过热器管束(6-2)→二级喷水减温器(6-3)→过热蒸汽连接管(5-3)→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5-1)→高温过热器管束(5-2)→出口集箱(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单锅筒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的锅筒上的所有门孔均采用金属件二次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单锅筒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后冷却室均设有蒸汽或压缩空气吹灰器(11),烟气所携带的部分灰尘由于惯性作用,被分离出来,落入灰斗(9)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单锅筒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的过热器与省煤器设有蒸汽或压缩空气吹灰器(11)及吹灰平台;落入灰斗(9)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单锅筒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的过热器管束与省煤器管束上设有防磨护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单锅筒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的省煤器管箱由立柱支撑,通过钢制的转弯烟道和金属膨胀节与竖井烟道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72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