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氮、高磷、高钾氯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4029.1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7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辉;张兴华;朱学光;肖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五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6 | 分类号: | C05G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22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钾氯基复混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氮、高磷、高钾氯基复混肥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复混肥的两套装置在复混肥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促进物料的成球和养份的调剂在物料中加入部分粘土,肥料的最高含量做到51%,并且以前的产品无论从产品的颗粒光滑度还是外观颜色都不够理想,适用范围狭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农业需求,给产品的销售和价格带来一定的影响,原单纯的使用蒸汽造粒方法生产,成球率低,粉尘大,含量低,无法生产高含量的复混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氮、高磷、高钾氯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本方法实施方便,所得的产品质量稳定、不易结块,以适应不同季节、不同农作物的追肥使用按照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和肥料特性进行科学配比,养分齐全,速缓相济,供肥均衡,肥效持久。既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增加复混肥的卖点,又节约了资源增加了企业效益。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氮、高磷、高钾氯基复混肥,氮、磷、钾的单养分质量含量均在18%以上,总养分质量含量54%以上。
所述的高氮、高磷、高钾氯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按重量份比称取尿素28-32份、磷酸一铵35-40份、氯化钾26-30份、硫酸铵24份,将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铵送入造粒机,将水蒸汽、硫酸(质量浓度60%-70%)和气氨反应生成高温料浆喷入物料层,物料经过翻滚成肥料球,肥料球在150-155℃温度下烘干、冷却;
(2)冷却后的颗粒进入筛分机筛分,粗筛孔径为4.2mm细筛孔径为3.0mm;
(3)将颗粒用包膜剂包膜,进仓,包装。
所述的水蒸汽、气氨、硫酸与物料的质量比例为40-60:5-8:2-3:100。
所述的磷酸一铵使用三宁牌磷酸一铵。
所述的包膜剂为常规防结块剂,优选全降解的防结块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该发明技术生产的产品,能提高复混肥的含量且不易结块,生产总养分达54%,单养分分别达到18%以上,能满足氮18~磷18~钾18标识要求,符合国家标准;由于物料中酸碱性搭配合理,不会使土壤酸化、板结,不仅能适应一般土壤要求,更有利于施用到酸性土壤中,改善土壤,增加农作物产量;利用该发明技术生产的产品具有质量均匀、色泽度好白度达到74以上,强度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2、该生产方法实施方便,投资少、见效快。该方法完全能够将复混肥的含量(氮18%、磷18%、钾18%)提高到54%以上,经过调整后生产,能达到稳产、高产。丰富了公司现有的产品结构,形成自身的高端产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实施例1
将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铵按照质量配比尿素30.6%、磷酸一铵37.6%、氯化钾29.1%、硫酸铵2.7%经过高科技微机控制电子秤均衡上料进入造粒机,经过水蒸汽、硫酸和液氨反应生成高温料浆喷入物料层,物料经过翻滚成球,再进入烘干机进行烘干,此时控制进烘干机的热风温度在150-155℃。物料经二次烘干后,经过4.2㎜—3.0㎜的筛分,进行包膜进入成品库散料仓降温成品水分控制在1.3,料温在28℃以下,再进行包装。
实施例2
将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铵按照质量配比尿素32%、磷酸一铵37.9%、氯化钾27.0%、硫酸铵3.1%经过高科技微机控制电子秤均衡上料进入造粒机,经过水蒸汽、硫酸和液氨反应生成高温料浆喷入物料层,物料经过翻滚成球,再进入烘干机进行烘干,此时控制进烘干机的热风温度在150-155℃。物料经二次烘干后,经过4.2㎜—3.0㎜的筛分,进行包膜进入成品库散料仓降温成品水分控制在1.3,料温在28℃以下,再进行包装。
对比例
将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铵按照质量配比尿素46.4%、磷酸一铵58%、氯化钾62%、硫酸铵20%,搅拌均匀后进入造粒机造粒,烘干机进行烘干,此时控制进烘干机的热风温度在150℃-155℃。物料经过烘干机的高温热风蒸发二次成球明显,造成出烘干机的颗粒较大,效果不理想。养份控制不均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五化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五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4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