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葡萄收获机收集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3450.0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3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红;坎杂;李成松;李景彬;张茗宇;付威;丛锦玲;冯玉磊;袁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28 | 分类号: | A01D46/28;A01D5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姜万林 |
地址: | 832099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 收获 收集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收获机,具体的说是葡萄收获机上的用于收集葡萄并将葡萄传送到料箱里的收集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收获是酿酒葡萄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收获,其机械装备和应用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但进口葡萄收获机价格昂贵,且国内外酿酒葡萄的种植模式与生长特点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目前未见有引进葡萄收获机的报道。我国葡萄收获完全依靠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许多地区如新疆葡萄的收获季节与棉花、番茄等经济作物收获期相重叠,导致雇工极其困难,已经成为制约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机械化采收是葡萄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此本发明人设计了葡萄收获机,本发明是葡萄收获机上的用于收集葡萄并将葡萄传送到料箱里的收集传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收集传送过程中的效果的葡萄收获机收集传送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葡萄收获机收集传送装置,包括双侧设置的两个呈环形的链轨道,每个链轨道上安装双铰接链,双铰接链的内部或侧部依次安装若干个呈三角形的柔性料斗,在两个所述链轨道在底部向内侧平行收缩,以使两个链轨道上的柔性料斗在底部交错相接;所述链轨道的后侧顶部设有倾斜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向外侧开口,链轨道的底部设有倾斜的底部护板,所述底部护板的边缘靠近柔性料斗,在所述链轨道的后侧设有输送护板,所述输送护板的板面光滑并且与柔性料斗保留微小缝隙或与柔性料斗摩擦接触,所述输送护板的顶部延伸至出料口。
在每个链轨道的侧部设有侧护板。
在每个链轨道上安装有链驱动装置,所述链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架、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驱动马达,所述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安装在支撑架内,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驱动链传动,在驱动链上设有多个驱动凸起,驱动凸起与双铰接链配合,带动双铰接链在链轨道上传动;所述驱动马达驱动主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安装在滑槽内,通过调整从动链轮在滑槽中的位置,进而实现调节驱动链的张紧度。
工作过程中,双铰接链沿着顺时针方向运动,由驱动链驱动;振落下的葡萄粒及杂质落入下方柔性料斗随着双铰接链一起运动;
两侧的柔性料斗在安装时,预设一定的挤压作用,使底部的柔性料斗形成紧密的接料部分;由于柔性料斗是柔性材料,这样在运行过程中,柔性料斗会紧贴葡萄藤,从而使分离的葡萄全部落入料斗内;
两侧的侧护板和底部护板的作用是防止振动分离下来的葡萄粒飞离出柔性料斗,底部护板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倾斜;
双铰接链运动过程中,输送护板的作用是在柔性料斗输送葡萄的过程中,与柔性料斗形成封闭空间,防止葡萄掉落,其一直延伸至出料口处;
装有葡萄粒的柔性料斗到达出料口处,由于没有输送护板的作用,葡萄掉落经过出料口的橡胶部分落入料箱内;
如要使葡萄粒落入料箱内,出料口必须延伸至料箱上方,出料口橡胶部分的设置,是为了不影响料箱倾倒物料时的起落运动,当料箱落下时出料口的橡胶部分会恢复原形,不影响葡萄的入箱;
在出料口的内侧设置有除杂风机的入风口,在葡萄下落至出料口时,风机部分将将葡萄叶等杂质吸入,杂质随着风运动至风机出口处掉落。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葡萄收获机收集传送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葡萄收获机收集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链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葡萄收获机收集传送装置,包括双侧设置的两个呈环形的链轨道1,每个链轨道1上安装双铰接链,双铰接链的内部或侧部依次安装若干个呈三角形的柔性料斗2,在两个所述链轨道1在底部向内侧平行收缩,以使两个链轨道上的柔性料斗2在底部交错相接;所述链轨道1的后侧顶部设有倾斜的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向外侧开口,链轨道1的底部设有倾斜的底部护板11,所述底部护板11的边缘靠近柔性料斗2,在所述链轨道1的后侧设有输送护板12,所述输送护板12的板面光滑并且与柔性料斗2保留微小缝隙或与柔性料斗2摩擦接触,所述输送护板12的顶部延伸至出料口3。
在每个链轨道1的侧部设有侧护板13。
在每个链轨道1上安装有链驱动装置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