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正法兰背面超长铸窝的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3272.1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申奎华;徐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共享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古玲玉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正 法兰 背面 超长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装,尤其是涉及一种修正法兰背面超长铸窝的工装。
背景技术
铸窝内法兰孔加工完后,时常有铸窝轴心相对于法兰孔轴心偏移情况,特别是超长铸窝的偏移,影响螺栓的安装使用。目前的处理办法有两种,一种是人工修磨去除铸窝相对法兰孔多肉的部分。但人工修磨工作量大,效率低,且修磨后的整体外观质量差;另一种办法是机床加工去除铸窝多肉部分,但受刀具以及物件结构的影响,机床无法实现铸窝的修正。
人工修磨去除多肉是指人工手持风动或电动角向砂轮磨光机,砂轮片磨削去除铸件多肉部分。缺点:人工手持砂轮磨光机可掌控性差,修磨后铸件表面凹凸不平;砂轮磨削效率低。
机床加工去除多肉首先铸件法兰端面面向机床主轴找正,然后刀杆从法兰已加工孔深入,背面人工装刀,刀杆旋转镗削去除铸件多肉部分。缺点:对于超长铸窝,由于已加工孔孔径有限,使过长的刀杆刚性相对差,旋转镗削过程中刀杆极容易扭伤毁坏;对于空间结构复杂的铸件,甚至无法找到合适的机床资源来修正错偏铸窝多肉部分。
目前还没有克服这种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独特、不用人工修磨、并且不需要占用机床资源用另一种机加工的办法来去除铸窝多肉、提高效率的一种修正法兰背面超长铸窝的工装。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种修正法兰背面超长铸窝的工装,其特征是:它包括一磁力钻,磁力钻下部配合有一超长镗杆,超长镗杆的下部配合有条形刀及压力顶丝,超长镗杆固定支撑在被加工法兰背面的刀杆支架上;
在所述超长镗杆上套有紫铜套。
本发明有如下效果:
1)结构独特: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它包括一磁力钻,磁力钻下部配合有一超长镗杆,超长镗杆的下部配合有条形刀及压力顶丝,超长镗杆固定支撑在被加工法兰背面的刀杆支架上;在所述超长镗杆上套有紫铜套。
2)操作方便、不用人工修磨、并且不需要占用机床资源用另一种机加工的办法来去除铸窝多肉:本发明提供的共装以法兰端面为基准面;以法兰孔为轴心;超长刀杆从法兰已加工孔深入,避免加工过程对已加工孔璧的损伤,在刀杆与已加工孔之间安装铜套,铜套配合方式为微量间隙配合;在法兰背面安装刀杆支架,支撑超长刀杆,利用磁力钻作驱动源,带动超长刀杆,旋转镗削去除多肉部分。
3)成本低、提高效率:本发明提供的共装驱动源为磁力钻,不需要利用昂贵的机床资源;镗杆及刀具简单,相对机床使用的特殊刀具,成本低;加工过程选用了铜套做防护,避免对刀杆旋转过程对法兰已加工孔的损伤;代替人工修磨,采用此种机加工方式修正后的铸窝表面外观好,且修正效率高,约为人工修磨的15-18倍。
4)灵活性好,对于空间结构复杂的铸件,此种修正方法同样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修正法兰背面超长铸窝的工装,如图1所示:它包括一磁力钻1,磁力钻1下部配合有一超长镗杆2,超长镗杆2的下部配合有条形刀及压力顶丝5,超长镗杆2固定支撑在被加工法兰4背面的刀杆支架6上;
在所述超长镗杆2上套有紫铜套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共享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共享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滴架
- 下一篇:可连接量杯的医用负压引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