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循环换液电池及换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7943.3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0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春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12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电池 装置 | ||
1.一种可循环换液电池及换液装置主要由壳体(1)、铝铂片(7)、隔膜片(6)、铜铂片(14)、连接片(5)、条形垫片(8)、边棱(2)、正极电液管(12)、正极电液出气口(4)、负极电液管(13)、负极电液出气口(10)、正电极(18)和负电极(11)构成的电池体;其换液装置主要由充电电池体(19),正极电液管上的回液管(36)、a电磁阀(21)、a泵体(41)、a储液罐(23)、b泵体(24),正极电液管上的输出管(37)、c电磁阀(20)、c泵体(54)、b储液罐(42)、d泵体(40)及正极电液加液公嘴(25),负极电液管上的回液管(38)、e电磁阀(51)、e泵体(46)、c储液罐(45)、f泵体(43),负极电液管上的输出管(39)、g电磁阀(50)、g泵体(49)、d储液罐(47)、h泵体(44)、负极电液加液公嘴(35)、正极加液母嘴(26)、负极加液母嘴(34)和被换液电池体(29)构成,其特征是:将隔膜片(6)、铝铂片(7)、隔膜片(6)、铜铂片(14)依次相叠加,再将每层隔膜片的四周边上垫有条形垫片(8),其每层用两个平行的条形垫片,既一层横放置,下一层则竖放置,这样交错的放置不但使各隔膜片之间形成夹层及开口,还使相临的两个夹层间的开口端成90度垂直状态,所叠放的铝铂片和铜铂片分别处在两相临的夹层内,这样依次多层的叠放而形成一个电池栅芯,再将相间的各层铝铂片用连接片(5)连接起来并引出电极,同样再将相间的铜铂片也用连接片连接起来并引出电极,在电池栅芯的各边角上安有边棱(2),使其置入壳体(1)内形成一个栅芯各个面与壳壁各个面具有一定间隙的密封电池体(19),该栅芯可放置在具有一个或多个腔体的壳体内形成一个电池组,再将电池体四个面其中的两个对应面分别开设有正极电液管(12)和正极电液出气口(4),另外两个面分别开设有负极电液管(13)和负极电液出气口(10);所述的换液装置是将充电电池体(19)的正极电液管(12)上并联有回液管(36)、输出管(37),其中在回夜管上依次连接有a电磁阀(21)、a泵体(41)、a储液罐(23)、b泵体(24)和正极加液公嘴(25),在a储液罐上设有b电磁阀(22),在另外的输出管(37)上依次连接有c电磁阀(20)、c泵体(54)、b储液罐(42)、d泵体(40)和正极加液公嘴(25),在b储液罐上设有d电磁阀(53),在充电电池体的负极电液管(13)上并联有回液管(38)、输出管(39),其中在回液管上依次连接有e电磁阀(51)、e泵体(46)、c储液罐(45)、f泵体(43)和负极加液公嘴(35),在c储液罐上设有f电磁阀(52),在另外的输出管上依次设有g电磁阀(50)、g泵体(49)、d储液罐(47)、h泵体(44)和负极加液公嘴(35),在d储液罐上设有h电磁阀(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春,未经马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79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