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控双啮合汽车齿轮精度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56512.5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5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青;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致格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卢刚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控双 啮合 汽车 齿轮 精度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的检测,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智控双啮合汽车齿轮精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齿轮检测机器普遍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主要针对齿轮的各项参数如总度量中心距变量,一齿度变量、跳动、毛刺、M值等齿轮数据进行检测。而这些检测后的齿轮,对于汽车成品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汽车工业正迅猛发展,对齿轮的测量精度要求非常高,但是就现阶段国内齿轮检测精度和方法,都相对比较单一落后,而且自动化程度低,对于其精度和测量的方法上都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要。
因此设计一种成本较低低,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准确的智控双啮合汽车齿轮精度检测系统成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准确的的智控双啮合汽车齿轮精度检测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测量齿轮数据精确,大大提高了齿轮检测效率。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控双啮合汽车齿轮精度检测系统,包括电源,主控机,触 屏,自动工件输送装置,双齿啮合仪,所述的电源为外接电源;所述的主控机分别连接自动工件输送装置和双齿啮合仪;所述的自动工件输送装置连接双齿啮合仪;所述的主控机为PLC智能控制器,并和触屏连接;所述的工件输送装置设有工件箱、输送料道和机械手;所述的双齿啮合仪包括底座,导轨,紧固装置,驱动装置和测试装置;所述的导轨固定于底座上,呈相互平行的上、中、下三段;所述的驱动装置与上段导轨连接;所述的测试装置固定于下段导轨上;所述的紧固装置连接于中段导轨;所述的紧固装置分两端,一端固定于底座上,另一端设有推进气缸,并固定于与之位置方向相对应的导轨上;所述的测试装置设有位移传感器和高精度标准测试轮。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测试装置是通过弹簧式接近装置使标准齿轮和待测零件之间建立一个紧密啮合位置的装置,本方案的好处在于避免了被测工件在高速旋转时,在接触高精度标准测试轮时产生的应力过大,造成工件与测试轮的损坏或者测量精度的不准。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导轨为燕尾槽式导轨,可自由来回的作轴向滑动,本方案的好处在于代替了传统固定座,使其测试装置实现位置移动,方便各种类型齿轮工件的测量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驱动装置设有驱动齿和伺服电机,并相互连接,由伺服电机带动驱动齿做径向转动,本方案的好处在于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的操控。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驱动装置和测试装置分 别设有滑台装置,本方案的好处在于可以左右轴向滑动的同时作垂直于轴向的上下移动,便于测试装置和驱动装置接触和脱离被测工件。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输送料道分为工序料道和废料道,并可调节宽度和输送速度的工件料道;所述的机械手为气动方式机械手,并可手动调节抓取位置,本方案的好处在于机器人的运用更加精准的定位抓取位置,以及抓取工件时的力道,且便于调节,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复杂性和错误率,分开输送,可将合规产品与废料分别输送至不同的工件箱。
为完成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控双啮合汽车齿轮精度检测系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自动工件输送装置将待测工件输送至双齿啮合仪;
B、CPU控制模块获得相关真实参考信息和实测信息;
C、将B步骤的所获得的两种信息相对比,计算出所需鉴定值。
D、利用触屏显示C步骤所测数值,并切换各种所需测量的数据。
E、重复A到D步。
对上述方法作进一步的细化,在A步骤中(人工)放料——料道送料——机械手取料——机械手到检测位——测试(合格)——机械手取料送下一工序料道。
(人工)放料——料道送料——机械手取料——机械手到检测位——测试(不合格)——有毛刺点打标——机械手取料送废料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致格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致格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6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阻隔强辐射风机对流玻璃钢化炉
- 下一篇:一种带离合器的变幅工位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