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4657.3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昱;陈俊武;乔立功;施磊;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20 | 分类号: | C07C1/20;C07C4/06;C07C1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制取 烯烃 方法 | ||
1.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含氧化合物进入主反应器与来自再生器的再生催化剂接触反应,主反应器的反应气送到分离系统进行分离,积碳催化剂进入再生器进行再生,再生催化剂循环使用;
2)C4~C8烃进入辅助反应器与来自再生器的再生催化剂接触反应,反应气进入分离系统进行分离,积碳催化剂进入再生器再生,再生催化剂循环使用。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4~C8烃一部分进入提升管反应器与来自再生器的再生催化剂接触反应,催化剂和油气混合物进入辅助反应器,另一部分进入辅助反应器与来自再生器的再生催化剂接触反应。
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4~C8烃一部分进入提升管反应器与来自再生器的再生催化剂接触反应,催化剂和油气混合物进入主反应器。
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反应器的反应条件为:温度350~650℃,压力0.1~0.5MPa,催化剂与含氧化合物的重量比0.01~10,再生器的温度550~750℃。
5.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反应器的反应条件为:温度400~550℃,压力0.1~0.3MPa,催化剂与含氧化合物的重量比0.05~5,再生器的温度600~700℃。
6.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4~C8烃进入提升管反应器和辅助反应器底部。
7.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管反应器的反应条件为:温度400~700℃,压力0.1~0.5MPa,催化剂与C4~C8烃重量比0.01~30。
8.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管反应器的反应条件为:温度400~550℃,压力0.1~0.3MPa,催化剂与C4~C8烃重量比5~20。
9.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反应器的反应温度500~650℃,反应压力0.1~0.5MPa,催化剂与C4~C8烃重量比0.5~25。
10.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反应器的反应温度550~600℃,反应压力0.1~0.3MPa,催化剂与C4~C8烃重量比5~15。
11.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氧化合物为至少甲醇、乙醇、二甲醚和C4~C10醇化合物中一种。
1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应器反应油气和辅助反应器反应油气分别进入各自分离系统。
1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应器反应油气和辅助反应器反应油气进入同一分离系统。
1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4~C8烃至少为MTO装置、甲醇制丙烯装置、甲醇制芳烃装置、焦化装置、催化裂化装置产生的C4~C8烃、凝析油之中一种。
15.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应器、辅助反应器、再生器的催化剂处于为流化、鼓泡、、快速流化之中的一种状态。
16.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氧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应器、辅助反应器、再生器的催化剂处于为湍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46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