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A15钛合金与奥氏体不锈钢的填丝钨极氩弧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9743.5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4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刘强;李亚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167 | 分类号: | B23K9/167;B23K9/23;B23K35/30;B23K103/2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a15 钛合金 奥氏体 不锈钢 填丝钨极氩弧 焊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异种材料连接技术,涉及材料、机械、航空航天、化工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TA15钛合金与奥氏体不锈钢的填丝钨极氩弧焊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TA15钛合金凭借比强度高、耐腐蚀、焊接性良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化工、电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TA15钛合金对于减轻结构质量、提高结构效率、改善结构可靠性、提高机体寿命、满足高温和高载及腐蚀环境要求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单一TA15钛合金很难同时满足产品不同部位对使用性能的不同要求。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兼有钛合金与不锈钢的优良特性的异种材料连接件,如核动力装置中核燃料后处理设备中的某些零件、卫星燃料喷注器、电镀设备零件、反应塔、强酸强碱容器、高尔夫球杆及医疗设备零件等,大多都是采用钛包覆钢的结构。这种钛钢复合结构在工业中的应用势必涉及到二者的焊接问题,然而由于TA15钛合金和不锈钢之间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差异较大,尤其是线膨胀系数的不同导致熔化焊时变形量不同,接头产生很大的残余应力,容易导致焊缝区和热影响区产生裂纹,严重时至可以导致焊缝与母材的剥离。并且TA15钛合金和不锈钢互溶性差,容易形成大量脆性含钛的金属间化合物(如Ni3Ti、NiTi2、Fe2Ti、FeTi、Cr3Ti等),明显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这已成为制约TA15钛合金产品使用性能提高和TA15钛合金潜能充分发挥的主要技术瓶颈。
目前,钛和不锈钢异种材料的焊接主要采用真空钎焊、扩散连接、激光焊、电子束焊和爆炸焊方法。钛与不锈钢钎焊虽可以获得一定使用性能的接头,但接头使用温度较低,而且耐蚀性也常满足不了较高的要求;扩散连接钛与不锈钢常采用复合中间层Cu-V或Cu-Mn-Ni可以得到强度较高的接头,但接头形状和尺寸受到极大的限制,并且工艺复杂,精度难以控制;采用激光焊和电子束焊方法连接钛与不锈钢时,对焊件的装配精度要求严格,并且设备成本较高;爆炸焊虽然是进行大面积复合板连接最有效的办法,但也存在变形量大、组织和性能不均匀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TA15钛合金与奥氏体不锈钢的填丝钨极氩弧焊工艺,该工艺基于铜与镍无限互溶,铜与钛、铁、铬有限固溶,铜固溶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及铜-钛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较低等特点,通过采用纯铜焊丝和降低TA15钛合金母材熔合比,使焊缝区析出铜固溶体、减少脆性金属间化合物,提高TA15钛合金与不锈钢异种材料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TA15钛合金与奥氏体不锈钢异种材料连接工艺,步骤如下:
(1)纯铜焊丝准备:在TA15钛合金与奥氏体不锈钢连接件之间添加纯铜焊丝,通过纯铜焊丝填充,焊后使焊缝区析出铜固溶体,减少焊缝区含钛量及脆性金属间化合物,保证焊接接头的韧性;焊前用砂纸将纯铜焊丝表面打磨干净、直至完全露出金属光泽,备用;
(2)焊前清理:焊前将加工平整的TA15钛合金与奥氏体不锈钢的待连接表面用砂纸打磨,使待焊面的粗糙度达到Ra 1.6~3.2;
(3)焊前装配:将尺寸规格相当的TA15钛合金与奥氏体不锈钢板水平对接放置,装配间隙为0.05mm~0.15mm,TA15钛合金一侧开30°~45°单面V形坡口,钝边为1~2mm;
(4)施焊过程:先采用氧-乙炔火焰将TA15钛合金与奥氏体不锈钢焊件进行焊前预热,采用钨极氩弧控制热量分布进行填丝钨极氩弧焊接,焊接过程中采用纯氩气对焊接区域进行保护,防止H、O、N对焊接接头性能的有害影响;
(5)焊后缓冷:焊后立即用石棉布覆盖焊件进行保温,直至温度冷至50℃以下时方可移开。
步骤(1)中所述的纯铜焊丝,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Sn 0.8~1.0,Si 0.2~0.5,Mn0.3~0.5,余量为Cu。
步骤(1)中所述的纯铜焊丝直径为2.0~2.5mm。
步骤(4)中所述的焊前预热,预热温度为150~250℃。
步骤(4)中所述的控制热量分布,通过调整钨极氩弧焊热源位置,使其加热斑点位于TA15钛合金与奥氏体不锈钢界面附近偏向不锈钢一侧,降低TA15钛合金母材熔合比,减少焊缝区含钛量及脆性金属间化合物,避免焊接接头开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9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便捷式按键的手持终端
- 下一篇:一种智能控制的空气清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