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9715.3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9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珍;周顺武;严达;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58 | 分类号: | H01B17/58;H01B17/60;H01R4/72;H01B19/00;C08L23/06;C08L23/16;C08L23/00;C08K3/04;C08K3/22;C08J3/28;C08J3/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固型 复合 收缩 套管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该热收缩套管包括内层的反应型热熔胶层(10),外层是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的热缩层(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热缩层(20)的组分按体积配比为:低密度或中密度聚乙烯为55~80份;改性材料为15~30份;助剂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15~30份改性材料的组分按体积分配比例为三元乙丙橡胶5~10份,聚烯烃弹性体 10~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的指标为:熔融指数为1.5~5.0,VA含量14~28%。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炭黑、阻燃剂、敏化剂、润滑剂以及抗氧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5~15份助剂的组成按体积的具体配比为炭黑为1~3份;阻燃剂为氢氧化铝1~5份;敏化剂为1~2份;润滑剂为1~2份;抗氧剂为1~3份。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型热熔胶层(10)的组分按体积配比为:聚烯烃弹性体50~70份,增韧剂5~10份,增粘树脂22~30份,抗氧剂1~5份,阻聚剂1~3份,热引发剂1~2份。
8.一种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反应型热熔胶的内层与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的共挤成型为复合套管; B.通过高能电子加速器对该套管进行辐照,控制仅为外层材料交联,内层材料不交联; C.通过加热对内径进行扩张。
9.一种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热固型复合热收缩套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高能电子加速器对该内层材料和外层材料进行辐照,控制仅为外层材料交联,内层材料不交联; B′.通过加热对内径进行扩张; C′.将反应型热熔胶内层涂覆在主料为热塑型聚烯烃外层的内壁上,构成复合套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内层厚度为0.5~1.5mm,挤出温度为70~130℃;外层厚度为1~5mm,挤出温度为90~150℃;步骤B中所述高能电子加速器的参数为3.0Mev、30mA,辐照剂量为4~12Mrad,辐照速度根据内外层厚度之和以及产品直径调整范围为1~150m/min;步骤C中采用加热加压扩张内径,加热温度为120~150℃,压力控制为0.1Mpa~0.7Mpa,内径扩张控制为原直径的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97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