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朴果实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其抗菌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39252.0 申请日: 2012-07-11
公开(公告)号: CN102716188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0
发明(设计)人: 王有为;胡国清;臧晓燕;田俊;陈玉欣;马冰馨;陈玲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575 分类号: A61K36/575;A61P31/04;A61P31/10;A61K131/00
代理公司: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张火春
地址: 430072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厚朴 果实 提取物 提取 方法 及其 抗菌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厚朴果实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其抗菌用途。

背景技术

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感染性疾病拥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抗生素以及农药虽然可以保护人类和农作物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但是它们的毒副作用对人类的健康却是不利的。另一方面,抗生素和农药的滥用也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病原体的耐药性也使得人们不得不寻找更加良好的抗菌剂以用于临床和农业生产。药用植物在适应自然环境、对抗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感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其固有的化学防御机制,近年来,药用植物逐渐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大量的药用植物的挥发油和提取物被证明具有抗菌活性,这为抗微生物感染带来了新的希望。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在我国,厚朴主产于四川、湖北和陕西等地,凹叶厚朴主产于浙江、湖南、江西、广西、安徽等地。厚朴有下气除满、燥湿消痰之功效,为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神农本草经》将厚朴列为上品;《本草汇言》中记载:“厚朴,宽中化滞,平胃气之药也。凡气滞于中,郁而不散,食积于胃,羁而不行,或湿郁积而不去,用厚朴之温可以燥湿,苦可以下气也。”《本经》中所述:“厚朴温中益气,厚肠胃……。”目前市场上所售藿香正气丸、鳖甲煎胶囊、保济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中均以厚朴为其主药。

从以往关于厚朴化学成分的研究来看,酚类化合物、生物碱、挥发油应为厚朴的主要化学组分;除此之外,还含有其他物质如棕榈酸、二十六烷醇、槲皮素、胡萝卜苷、皂苷、鞣质等。厚朴中酚类化合物主要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这两种物质也被认为是厚朴的主要活性物质。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显示,厚朴及其主要活性物质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主要为抗菌作用、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镇痛抗炎作用和其他作用。

但是,厚朴是一种木本中药材,从种植到采收时间漫长,一般要经过10年的生长年限后才能开始采收其树皮,随着树龄的增大,树皮的厚度也增加,所得的药材质量也越高。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和剥皮,使厚朴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且厚朴对保持水土和生态平衡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处理这种厚朴药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迫切。由于厚朴的广泛种植,厚朴果实的资源十分丰富、且每年均可再生,但从目前的研究和应用状况来看,对厚朴果实的研究和资源开发还未见报道,极大的浪费了厚朴的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厚朴果实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其抗菌用途。

一种厚朴果实提取物,其特征如下:

1)所述的提取物是按下述提取方法获得的:

称取干燥的厚朴果实粉,加入无水乙醇,常温下超声提取40-60分钟后,旋蒸浓缩至20-30mL,加入5-7倍量的蒸馏水,继续旋蒸至无乙醇味,冷冻干燥即得厚朴果实提取物。

2)所述的提取物中含有18%-20%总酚,10%-15%厚朴酚,7%-10%和厚朴酚。

作为优选方案:

所述的厚朴果实粉与无水乙醇的比例为厚朴果实粉/无水乙醇=1g/(10~15)ml。

在本发明中,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M27-A3微量稀释法测定厚朴果实提取物对四种细菌、四种霉菌和四种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供试菌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CCAM 080173)、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CAM080177)、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 63501)、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CCAM 080041)、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CCAM 080001)、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CCAM 080006)、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CAM 080002)、米根霉Rhizopus oryzae(CCAM 080148)、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 64550)、热带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032)、克柔念珠菌Candida krusei(09-1394)、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silosis(07-3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9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