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品位铝土矿选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6564.6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4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峰;李新华;兰建厚;李军伟;张延喜;李民菁;赵正权;张松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东大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宋金鼎 |
地址: | 4524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位 铝土矿 选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品位铝土矿选矿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铝土矿选矿技术的研究文献始于1973年,那时矿物工程专家就已经预见到了今日铝土矿资源将面临的挑战。首个铝土矿浮选工业试验于2000年在中国长城铝业公司小关铝矿进行,首条工业生产线于2002年在中铝中州分公司嫁接氧化铝生产流程投入运营。
生产方法方面,第一代铝土矿选矿技术以嫁接氧化铝生产流程为基础,铝土矿选矿磨矿解离采用了一段溢流磨加两段分级的选择性磨矿流程、两段磨磨矿流程;浮选流程为粗选、粗扫、精1、精2、精扫五个过程,浮选采用机械搅拌充气式浮选槽;精、尾矿过滤采用陶瓷过滤机、立盘过滤机及隔膜压榨压滤机。以中铝中州分公司选矿工程、中铝河南分公司选矿厂、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选矿工程为代表,目前三个选矿厂均已投入生产。
铝土矿品位标准基本情况为:
第一代铝土矿选矿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1)矿石解离不完全,矿石的解离程度是影响选矿效果的关键环节,由于铝土矿一水硬铝石与脉石的嵌布粒度过细,铝土矿的解离需要把矿石磨细到200目(0.074mm)以下,其中最适合浮选的粒度为200-400(0.038mm)目之间的颗粒,过细的颗粒虽然解离比较完全,但容易造成泥化现象恶化选矿环境,过粗的颗粒不能实现矿物的解离,难以获得较好的选矿效果;
(2)粗粒贫连生体起浮困难,在铝土矿矿浆浮选过程中,由于矿石与脉石的表面性质比较接近,难以找到一种对一水硬铝石选择性很好的捕收剂,当捕收剂的捕收能力加强时,大量的脉石也会捕收上来,因此只能选择适当捕收能力的捕收剂,这就造成了有用矿物捕收力不够的问题。由于细粒矿物对捕收剂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使得粗粒矿物尤其是难以竞争到捕收剂,捕收剂对粗粒矿物的捕收能力降低,尤其是对粗贫连生体矿粒的捕收能力更加低下,这些矿物难以浮选上来,只能从尾矿排出,从而造成尾矿A/S指标超高,选矿氧化铝总回收率降低、精矿产率降低;
(3)絮凝剂与硫酸盐难题,浮选过程是一个矿粒分散过程,必须把矿粒分散开才能进行选矿,而精矿、尾矿的浓缩脱水是一个凝集过程,正是浮选的一个反过程。因而,精矿浆、尾矿浆的浓缩首先是要破坏原有的分散体系,就需要加入硫酸降低体系的PH值,并且需要加入絮凝剂帮助沉降浓缩,由于选矿过程水是循环使用的,这就造成了絮凝剂与硫酸盐难题两个难题。研究表明硫酸盐会在循环水系统中产生累积,当硫酸盐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恶化浮选环境,造成矿粒难以起浮,不能进行生产。絮凝剂是沉降浓缩必须添加的有机长链物质,当循环水中残留有这些有机长链物质时,捕收剂就会优先与其结合,从而使捕收剂失效,浮选环境迅速恶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东大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东大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65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辊涂机油漆恒温控制系统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球磨机运动状态检测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