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设多个软包装充电电池的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6495.9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5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伍必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英属维尔京群岛托*** | 国省代码: | 维尔京群岛;V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设 软包装 充电电池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装设电池的壳体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装设多个软包装充电电池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基于对高输出电量电池的实际需求,电池产业界的实务技术,是将数量庞大的单颗电池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后,构成一个输出电量较高的集合电池。
如图1所示,显示现有集合电池10的立体图,其主要由一壳体11内装设有多个软包装充电电池12所组成,该壳体11具有一容置槽111,以供各该软包装充电电池12设置,各该软包装充电电池12包含有一正极端子121及一负极端子122,且各该正极端子121藉由一正极导电条13电性连接,以作为该集合电池10的正极导出,各该负极端子122藉由一负极导电条14电性连接,以作为该集合电池10的负极导出,上述结构组成一输出电量较高的集合电池10。然而,该集合电池10于实际使用情形仍具有需立即改善的缺陷。
由于当该软包装充电电池12发生电池外部或内部短路故障时,会导致该软包装充电电池12发生外壳膨胀的现象,因此,现有软包装充电电池12在设计上,会将其二侧面设计为变形面123,作为故障时外壳变形以释放电池内部压力之用。据此,如图2所示,现有紧密排列于壳体11内的其中一软包装充电电池12发生故障时,膨胀的外壳变形面123挤压了相邻的正常软包装充电电池12,常常导致正常的软包装充电电池12随之故障,严重者将使设置于该壳体11内的全部软包装充电电池12都故障,影响安全。
是以,如何开发出一种壳体结构,其可解决上述缺陷,即为本案发明的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额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设多个软包装充电电池的壳体结构,其主要避免设于壳体内的其中一软包装充电电池故障时外壳膨胀而影响其他正常软包装充电电池,以提升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一种装设多个软包装充电电池的壳体结构,适用于供多个软包装充电电池组装,所述软包装充电电池具有二呈相互对应的变形面,所述壳体结构具有一供各所述软包装充电电池设置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至少设置有一间隔框,各所述间格框具有一供软包装充电电池变形面靠抵的第一框面、一反向于第一框面且供另一软包装充电电池变形面靠抵的第二框面、一凹设于第一框面的第一凹槽、多个凸设于第一凹槽槽底面且与软包装充电电池变形面相距一距离并用以刺破该变形面的第一尖部、一凹设于第二框面的第二凹槽、及多个凸设于第二凹槽槽底面且与另一软包装充电电池变形面相距一距离并用以刺破该变形面的第二尖部。
较佳地,各第一尖部位于该第一凹槽内部,各第二尖部位于该第二凹槽内部。
较佳地,各第一尖部由该第一凹槽槽底面朝第一框面方向成形,各第二尖部由该第二凹槽槽底面朝第二框面方向成形。
较佳地,各第一、二尖部呈圆尖锥形状的凸柱。
较佳地,各第一、二尖部呈尖角锥形状的凸柱,且各第一、二尖部周侧凹设有凹口。
有关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他的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装设多个软包装充电电池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软包装充电电池故障膨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显示一软包装充电电池与一间隔框分离于壳体的状态。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其中图3最左侧的软包装充电电池未显示。
图5是本发明的上视图,显示软包装充电电池未故障膨胀的状态。
图6是本发明的上视图,显示软包装充电电池故障膨胀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间隔框的立体状态。
图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上视图,显示一壳体内设置有一间隔框,以供二软包装充电电池设置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集合电池10 壳体11、40、40A
容置槽111、41、41A 软包装充电电池12
正极端子121、22 负极端子122、23
变形面123、21 极导电条13、31
负极导电条14、32
软包装充电电池20、20A
周缘211 部分212
间隔框42、42A 第一框面421、421A
第二框面422、422A 第一凹槽423、423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能有限公司,未经电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6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