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钙钛矿/碳纳米管复合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6098.1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3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婕;马嘉华;黄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B01J23/83;B01J23/75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续京沙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钙钛矿 复合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催化材料。
背景技术
染料废水是目前最难降解的工业废水之一,由于其成分复杂,传统上所采用的絮凝、吸附及生物氧化等方法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光催化在环境治理和开发绿色能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光催化研究的关键是开发高效的光催化剂,目前广泛使用的光催化剂是TiO2。当前TiO2作为光催化剂存在两个主要的缺点:一是只能吸收380nm以下的紫外光,从而不能够充分的利用太阳光;二是由于光生电子-空穴对容易在TiO2体内或表面复合,因此量子效率较低。对于其他光催化剂来说,除了量子效率,不少半导体还存在光化学稳定性不佳等问题。因此,如何扩展已有光催化剂对太阳光的吸收范围、提高光催化量子效率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焦点。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ABO3)作为光催化剂已被广泛研究,该类材料在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其能带间隙通常小于3.0eV,在可见光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但是由于它的量子产率较低(约4 %)、难负载等技术难题,阻碍了其在工业上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能使钙钛矿纳米粒子在碳纳米管上均匀分布,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的纳米钙钛矿/碳纳米管复合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纳米钙钛矿/碳纳米管复合光催化剂是一种粒径为25~35nm的钙钛矿颗粒较均匀的包覆在直径为60nm左右的商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复合材料。
上述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 碳纳米管的预处理
按每mL的混合酸中加入多壁碳纳米管0.81~0.97mg的比例关系,将直径为60nm左右的商用多壁碳纳米管放入混合酸中,在室温的条件下超声10min,再将混合液体在80℃搅拌50min,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体过滤,用离子水进行洗涤至pH为7,然后干燥;上述混合酸是体积比为3:1的硫酸与硝酸的混合液。
2. 碳纳米管/钙钛矿前驱体溶液的制备
按100ml无水乙醇加入48.4~96.8mg碳纳米管材料的比例关系,将上述经过处理的碳纳米管材料加入到无水乙醇中,经超声分散60min后稀释成碳纳米管悬浮液,再依次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甲组硝酸盐、乙组硝酸盐和柠檬酸加入到上述碳纳米管悬浮液中,其中,甲组硝酸盐与乙组硝酸盐的摩尔比为1:1,甲组硝酸盐包括硝酸镧、硝酸锶,乙组硝酸盐包括硝酸锰、硝酸铁和硝酸镍;上述硝酸盐与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20.76~34.6:1~2;柠檬酸与硝酸盐的质量比为2: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与硝酸盐的质量比为3:20;待柠檬酸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其pH值为8~9,得到所需的碳纳米管/钙钛矿前驱体溶液。
3、纳米钙钛矿/碳纳米管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将上述前驱体溶液在水浴下50oC~70oC陈化至水分完全蒸发后,在80oC干燥箱中烘干至干凝胶装入坩埚,先在空气中350oC煅烧3h,使柠檬酸盐充分分解,并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将煅烧后的粉体放入真空炉中,以1oC/min的升温速度升到550~650oC煅烧2~5h,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纳米钙钛矿/碳纳米管复合光催化剂。
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高化学稳定性、大表面积以及独特的一维结构,与半导体光催化剂结合能够增强催化剂的吸附能力、提高光催化效率、扩展光响应范围,而且有利于回收催化剂,极大地提高了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工艺简单,成本低。
2、本发明获得的纳米钙钛矿/碳纳米管复合光催化剂,钙钛矿纳米粒子尺寸较小,在纳米管上分布较均匀。
3、本发明获得的纳米钙钛矿/碳纳米管复合光催化剂比单独钙钛矿材料具有更高的化学活性,对多种有机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其效率是单纯钙钛矿材料的2~3倍。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获得的纳米锰酸镧/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透射电镜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2获得的纳米铁酸镧/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6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终端设备认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循环换液电池及换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