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用浴中柔软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8363.5 | 申请日: | 201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旺化工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295 | 分类号: | D06M13/295;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1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用浴中 柔软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化学品的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用浴中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浴中柔软剂在湿处理加工中的作用机理:柔软剂分子吸附于纤维表面,在纤维上形成极薄的“保护膜”,生产过程中,织物与机械部件产生摩擦以及织物与织物之间相互缠结时,“保护膜”可以降低湿摩擦系数,使得理论上的浴中静摩擦和动摩擦阻力均减小,产生最少的阻碍,从而有效地保护纤维,避免擦伤和皱印的发生。由于擦伤和皱印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一旦发生难以消除,所以在染浴过程中使用浴中柔软剂十分必要。
另外,棉布染色时都要加入纯碱和元明粉等碱性物质,但是一般的浴中柔软剂耐碱程度都不高,最终起到的防褶皱效果差。同时存在的问题是,一旦提高其耐碱性,随之带来的是高泡问题,泡沫性高往往会造成缠车现象的出现,造成织物又一定程度的再褶皱。
在“浴中柔软剂WS的开发和研制”(印染助剂第20卷第3期2003年6月)中提到,浴中柔软剂WS与国外品相比具有好的渗透性和耐碱性,但产品具有中等起泡性。
总体而言,现有的棉用浴中柔软剂,耐元明粉、耐碱性都不高,一般最高只能耐元明粉80g/L的水溶液、纯碱20g/L的水溶液;而且还存在泡沫性高的问题。而耐碱高且兼具低泡的产品价格又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耐碱性、低泡,同时成本低的棉用浴中柔软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棉用浴中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反应器中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加热到40~50℃,并保持此温度滴加五氧化二磷,滴加完毕后,保持40~50℃,继续搅拌0.5~1h,然后再升温到70~90℃进行磷酸酯化反应,反应3~5h,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常温(20~25℃),可得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含量90%以上的混合物(白色固状物);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2~4:1;
2)先将步骤1)制得的含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混合物与乳化剂按质量比5.6~8.9:1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无机碱调节pH=7.0±1.0,再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总质量浓度至10±1Wt.%,得微稠状乳液,即为棉用浴中柔软剂。
步骤1)中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分子式通式为:
CnH2n+1O(CH2CH2O)mH
其中,n=12~18,m=1~10,且n,m为整数。
步骤2)中所述乳化剂选自下述物质中一种或几种:聚氧乙烯醚山梨糖醇酐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和聚氧乙烯醚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步骤2)中所述无机碱为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方便,便于工业化生产,本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不含AP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被国际环保组织取缔、严禁使用的化学品,为一种环保的制备方法;
2)此棉用浴柔软剂具有高耐碱性(≤120g/L元明粉水溶液及≤20g/L纯碱水溶液)、低泡(0.25mL助剂溶液在50mL具塞量筒中震荡1min其瞬间泡高1cm(起泡性),5min后泡高0.5cm(消泡性))的性能,能帮助织物在染色时不易产生折痕,且织物兼具手感柔软和抗静电的效果,且制备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染色及浴中柔软剂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仅用于进一步说明技术方案,而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简单改进都属于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1)在夹套式反应釜中加入2mol十二碳醇聚氧乙烯醚(环氧乙烷加成数为2),搅拌加热到40℃,分批均匀加入1mol五氧化二磷,控制五氧化二磷加入速度,适当通冷却水,保持体系温度不高于50℃,加完五氧化二磷后,于40~50℃保温搅拌0.5h;然后再升温到80~90℃,保温反应3.0小时,冷却即得十二碳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含量90%以上。
上述实施例中磷酸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含量:≤40Wt.% 含量:≥6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旺化工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旺化工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8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轮机构和旋挖钻机
- 下一篇:丝网上盖下托双纱复合的复合纱、纺纱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