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涂装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7232.5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韩纪银;王纪;王良;程文安;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B08B3/08;C25D13/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2501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预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涂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节省用水量的汽车涂装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身零部件在在涂装前需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中一般至少包括下面三个步骤:高压水预清洗,用高压水枪冲洗车身零部件表面的细小颗粒杂质;脱脂,用于去除车身零部件表面的油污;二次水洗,用清洁水去除车身零部件表面脱脂残留液。目前,高压水预清洗和二次水洗两个步骤中用过的水都是直接排放掉的,因此造成用水量大,浪费宝贵的水资源。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电泳涂装前处理工艺”,公开号为CN101333674A,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待处理工件放到高压水洗槽中进行高压水洗:将水洗完后的工件放入到脱脂槽中进行脱脂,将脱脂完后的工件再放入到清水槽中进行水洗,将水洗完后的工件放入到酸洗槽中将行酸洗处理,将酸洗完后的工件再放入到清水槽中进行水洗,然后将水洗完后的工件放入到碱液槽中对工件表面藏酸作中和处理,然后将中和处理后的工件放入704A 液中进行工件表面膜层处理。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工件膜层与磷化膜层相比,其弯折后结合力和外观效果得到大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用水量大的问题。
为了减少污水排放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中国专利文献上还公开了“一种涂装废水中脱脂废液去除乳化油的方法”,脱脂废液经收集后进入脱脂废液槽,再由脱脂废液泵提升至反应池,向反应池内投加18-22% 浓度的稀硫酸,并与脱脂废液混合均匀,通过检测pH 值控制硫酸的投加量,使pH 值控制在2~3 范围之内;经稀硫酸调整后的脱脂废液排入隔油池中静置,使乳化剂中的高级脂肪酸皂转化为不溶于水的脂肪酸而分离出来,漂浮在脱脂废液上的脂肪酸经撇油机刮入集油桶。该发明虽然可有效地去除脱脂废液中的乳化油,但并不能直接地减少涂装前预处理过程中清洁水的用水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车涂装前预处理技术所存在的用水量大,浪费水资源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显著地减少清洁水用量的汽车涂装预处理方法,其通过对水的二次利用,大大地提高了清洁水的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涂装预处理方法,包括高压水预清洗、脱脂、二次水洗三个步骤,用于二次水洗的水洗槽中的水通过水泵送入一个高压水洗槽,该高压水洗槽通过管路与用于高压水预清洗的高压喷枪相连接,使二次水洗后的水用于高压水预清洗。
由于车身零部件表面在预处理前会有很多细小的颗粒杂质,尤其是在一些夹缝内会残留较多的细小颗粒,因此通常采用高压水枪加以清洗。而用于二次水洗的水洗槽中的水中主要是含有一些从车身零部件表面清洗下来的残留脱脂剂,因此其完全可不经过任何形式的回收处理程序而直接用于高压水预清洗,且不会在车身零部件表面留下颗粒物,因而不会对后续的脱脂步骤造成不良的影响。特别是,由于二次水洗后的水中含有少量的脱脂剂,因此,高压水预清洗对车身零部件同时具有额外的预脱脂效果,从而有利于缩短后续的脱脂步骤的时间,进而可提高预处理的效率。由于本发明在高压水预清洗步骤采用的是二次水洗后的水,做到了一水二用,因而可显著地提高清洁水的利用率,减少清洁水的消耗。
作为优选,用于脱脂步骤的脱脂槽呈圆形,所述脱脂槽的内侧壁在圆周方向上等间距地设有若干相连的单向锯齿,所述单向锯齿的一侧齿面为导流面,其在横截面上呈内凹的抛物线;单向锯齿的另一侧齿面为喷水平面,其在横截面上为一直线,并且该直线与脱脂槽的中心至单向锯齿的齿顶之间的连线形成5-10度向外倾斜的夹角,所述喷水平面上沿脱脂槽内侧壁的深度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喷水管,喷水管通过增压水泵与设置在脱脂槽底面的回水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7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