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患沟通专科平台(眼科)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01101.6 申请日: 2012-06-18
公开(公告)号: CN103514342A 公开(公告)日: 2014-01-15
发明(设计)人: 刘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 刘黎明
主分类号: G06F19/00 分类号: G06F1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44500 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沟通 专科 平台 眼科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眼科医患沟通平台及方法,主要由医患沟通平台(硬件)、眼科医疗沟通系统(软件)与眼科专职沟通人员构成。实现现代医学模式,充分表现人文关怀、仁心仁术,努力实现医患健康、医患和谐、社会和谐进步;门诊是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接触最频繁,交流最直接,因而是最容易产生矛盾、引起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场所;住院医疗服务的好坏、质量的高低、环境的优劣、收费的合理等是患者和家属普遍关心的问题,也关系到医院的信誉和地位。 

背景技术

 眼科疾病特点有:1.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高,病因复杂;  2.多种疾病引起视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  3.眼部外伤多,急症多;4.慢性疾病多,症状隐匿,迁延难愈,患者依从性差;5.多种全身疾病伴有眼部并发症,并常以眼部病变为首发症状;眼科医患有效的沟通技巧,能增进理解,满足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沟通咨询技巧提高了医患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发明内容

 眼科患者过分焦虑,就医愿望迫切,对治疗缺乏耐心:眼科的诸多病种均可产生明显的视功能损害。人眼的感觉又非常敏感,即使是轻微病变也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往往非常痛苦,易表现出极端的焦虑、烦躁及对失明的恐惧等心情。他们希望立刻得到诊治,并且要求效果立竿见影,反之就会对已有的治疗丧失耐心,甚至对医师、医疗机构产生不信任感。患者常常频繁更换医生甚至医院,导致治疗缺乏延续性。 

眼科患者疏忽大意,或逃避现实,延误了疾病的防治:部分眼科疾病在早期缺乏明显症状,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往往疏于就医;即使就医,也因为对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延误甚至轻易地放弃治疗,结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临床上经常会碰到一些晚期慢性眼病的患者,因缺乏足够的重视,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有些疾病需要患者长期随访或治疗,但患者因害怕一旦确诊,便终身成为病人,而招致社会的歧视;或担心长期治疗的副作用,不愿意作进一步的诊治,甚至隐瞒、否认相关病史,导致诊疗上的被动。 

眼科患者盲从现象严重,缺乏冷静的判断力:眼球是高度精密而复杂的感觉器官。许多疾病对于一般患者而言是相当陌生和抽象的。患者往往不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措施。容易出现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现象。此外,与其他学科相比,现代眼科学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在一些领域存在争议。不同医师对同一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也有可能存在差异,以至于患者有时显得无所适从。更有甚者病急乱投医,致使原有的病情不断恶化。 

眼科患者期望值高,对于视力提高过分偏执:视力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也是最为直观的评价指标,特别是后天失明的患者,往往对治疗提出多高要求,甚至希望视力恢复至发病前水平。。但是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和目前医疗水平的有限性,相当一部分疾病治疗后视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如视网膜脱离;还有些手术并非以提高视力为目的,如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等。如果患者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导致他们对于治疗效果不满意。目前,医患双方对于疾病评价标准的不同已成为医患矛盾的焦点之一。 

眼科患者环境因素成为重要的病因: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习、工作压力大。我们见到许多患者,他们身体的疲劳集中表现为眼部的不适,产生类似干涩、异物感、酸胀感、视物模糊等症状,但缺乏明确的体征,临床称为“疲劳综合症”、“终端综合征”等。如果仅把它们当作一般眼疾给予局部治疗,效果很差。此时应当侧重于引导患者从更好地适应环境着手,合理安排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调理。 

眼科患者,社会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常见病种的变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工作性质及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人群中“三高”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为代表的代谢综合症患病率逐年提高,相应的诸如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患病率也显著上升;随着新生儿存活率的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所增加;由于电脑、空调的广泛应用,干眼症患者人数大增,且年龄结构低龄化;近视等屈光不正的患病率在青少年当中居高不下。这些现象为眼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及挑战。 

促进正确诊断的沟通信息,重要病史项目及意义: 眼科病史采集有其自身的特点,非常强调病史的完整性,不能仅满足于眼科相关症状的描述,要有全局观,避免误诊、漏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黎明,未经刘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