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射光线之硅胶泡罩配方及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7153.0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太洋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5;C08K3/36;C08K3/08;C08K3/22;F21V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射 光线 硅胶 配方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材料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照明的灯泡材料配方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之,灯光照明是人类自从制造出了电就随之而来产生的一项伟大的技术。此技术历经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及时至今日的LED灯, 都是人们在节能、环保以及在投射出来的光线舒适而作出的努力产生的技术效果。
然而, 历数这些由远及近的产品, 我们不难发现, 所用的灯泡的泡罩无一例外地都是釆用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 究其原因,都是由于玻璃或透明塑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产生的, 其能将灯泡内的光线发散出来。但是, 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的灯泡泡罩具有如下的不足之处:
1.由于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的灯泡泡罩透光性太好, 光线不柔和,所以使用者在此光线直射下,会产生眩目的感觉;
2.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的灯泡泡罩一经制成, 相关的尺寸已经固定,则必须与相匹配的灯座成为固定搭配,必须通过螺栓或卡扣等连接件将两者固连,安装困难且与相近尺寸的灯座互换性差;
3.玻璃制成的灯泡泡罩为脆性材料,保管及运输均不方便,一旦破裂,锋利的刃口很容易伤人,安全隐患大。
4.容易破裂.
5. 透明塑料制成的灯泡泡罩,材料不耐热,稍大功率的灯就会受热变行,甚至发生火灾.这样就制约了它的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散射光线、互换性好、安装方便、透光柔和耐温范围广,能够防水及不易破碎的照明灯泡材料配方及加工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乙烯基封端的甲基聚硅氧烷,粘度(100-200000 mPa*s) 组份重量百分比 10-90%
﹙2﹚.乙烯基封端且侧键含乙烯基的甲基聚硅氧烷. (粘度 100-50000 mPa*s) 组份重量百分比1-50%
﹙3﹚.甲基封端且侧键含乙烯基的甲基聚硅氧烷. (粘度 100-50000 mPa*s) 组份重量百分比1-50%
﹙4﹚.气相法白炭黑(比表面積150 m2/g - 400m2/g) 组份重量百分比1-40%
﹙5﹚.甲基或氢封端,且侧键含氢的甲基聚硅氧烷. 组份重量百分
比 1-10%
﹙6﹚含铂的硅氧烷混合物.以鉑金含量計為 1-500 ppm
还定括:
﹙7﹚.二氧化钛、,聚四氟乙烯、有机硅树脂微粉,组份重量百分比0.01-5%
其中:
二氧化钛为0.01-5%,或
聚四氟乙烯为0.01-5%,或
有机硅树脂微粉为0.01-5%
加工工艺歩骤:
A.先将一定量的组份1,2,3,4 在高温150度下混合, 时间为 6-8hr 此为基础胶
B将一定量的基础胶加入组份6 此为A组份
C.将一定量的基础胶加入组份5此为B组份
D. 组份7可以0~100%单独加入组份A或B, 或两组份A、B混练时同时加入亦可
E.将A组份与B组份两种原料放在一起混练均匀后,取适量混练好的料放入模具中成型,成型温度为110±50度,成型时间为100±80秒.
F 取出成型产品
由于本发明制成的硅胶泡罩具有能散射光线、互换性好、安装方便、透光柔和耐温范围广的优点,半透明体的灯泡泡罩能将刺眼的光线柔化,可将光线折射到灯泡的各个方向,并且能够防水及不易破碎,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一:
取
﹙1﹚.乙烯基封端的甲基聚硅氧烷,粘度(100-200000 mPa*s) 组份重量百分比 55%
﹙2﹚.乙烯基封端且侧键含乙烯基的甲基聚硅氧烷. (粘度 100-50000 mPa*s) 组份重量百分比10%
﹙3﹚.甲基封端且侧键含乙烯基的甲基聚硅氧烷. (粘度 100-50000 mPa*s) 组份重量百分比10%
﹙4﹚. 气相法白炭黑(比表面積150 m2/g - 400m2/g) 组份重量百分比10%
﹙5﹚.甲基或氢封端,且侧键含氢的甲基聚硅氧烷. 组份重量百分比10%
﹙6﹚.含铂的硅氧烷混合物.以鉑金含量計為500 ppm
﹙7﹚.二氧化钛 5%
加工工艺步骤:
A.先将上述组份1,2,3,4 在高温150度下混合, 时间为8hr,此为基础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太洋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太洋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7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