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赛络纺纱线及其纺纱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87638.1 申请日: 2012-06-08
公开(公告)号: CN102719956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0
发明(设计)人: 王鸿博;高卫东;万玉芹;傅佳佳;周婉;钟俊杰;王峰;陈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2G3/04 分类号: D02G3/04;D01H5/72
代理公司: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代理人: 唐纫兰
地址: 214122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纺纱 及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纺织行业,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抑菌、去除异味的赛络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对服装面料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服装的抗菌、抑菌、去异味、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由于内衣与人体肌肤密切接触,本身不断遭受污染,有来自人体、外界、大气环境中的尘埃、浮土以及食物污渍等;也有来自人体的汗液、脂肪、以及表皮落屑等分泌物。这些污渍使有害的细菌迅速繁殖,产生出不良化合物,挥发令人不快的气味,诱发各种皮肤病和传染病,并使服装的服用舒适性等变差。然而咖啡炭纤维和竹炭纤维制品能够解决这一问题。(1)、咖啡炭取自咖啡炭豆残渣,经1200℃高温烧制、研磨到100~200 nm的粉体,施以多功能核壳结构粉体的制作方法而成。将制成的母粒以涤纶为载体,最终制成咖啡炭纤维。咖啡炭纤维具有咖啡炭的优良功能:是100%天然材料,回用过程较竹炭、椰炭更低碳环保;吸湿快干、舒适透气;高温后的咖啡炭渣经深度炭化,形成多孔结构,因而咖啡炭纤维具有吸附异味、天然除臭(消臭率82%)的功效。(2)、竹炭制品中的竹炭纤维抑菌性能良好;其次,竹炭纤维为具有超强的吸附性能,能够吸附人体排出的分泌物和有毒气体,达到防腐、防臭、吸附异味的功效。再加上竹炭纤维的吸湿快干使内衣与皮肤保持相对干爽的状态,能够抑制上述现象的发生。此外,竹炭纤维具有发射远红外线和负离子的功能,并且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钾、钙等矿物质。用竹炭纤维具制成的纺织品具有可洗可穿性,同时具有洗涤耐久性。可广泛应用于衬衫、T恤、内衣、运动休闲装。咖啡炭和竹炭纤维的多功能特性引起了纺织界的关注。其特有的抗菌、抑菌、舒适、健康、环保、保健的功能性要求。虽然该类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和吸附性能,然而由于其刚性强、手感性、亲肤性、抱合力和可纺性较差,因此采用赛络纺工艺。同时如何选用不同品种,不同比例的其他纤维进行混合,以及采用何种纺纱工艺才能纺制出各项性能都较佳的纱线,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具有抗菌、抑菌、去异味的赛络纺纱线以及纺纱工艺,该混纺纱线具有持久的抗菌、抑菌性能、去异味,且纺成纱线后不会改变产品其它物理机械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设计一种赛络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纤维组成:25~35%的咖啡炭纤维、25~35%的竹炭纤维和30~40%的棉纤维,将上述纤维通过赛络纺工艺纺成纱线。采用赛络纺工艺,与传统纺纱工艺相比,赛络纺纱毛羽比普通环纺纱少,特别是3mm以上的长毛羽得到很好的改善,在浆染,织造,烧毛等工序有较大的优势,织出来的织物耐磨性能好,抗起毛起球性能好,布面手感柔软度更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设计一种赛络纺纱线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方法为采用赛络纺工艺,该赛络纺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散纤维染色

由于不同类纤维染色要求不同,在染色工艺中,将咖啡炭纤维、竹炭纤维、棉纤维按技术方案之一所述比例分别染色;或咖啡炭纤维、竹炭纤维保持原色,棉纤维按需要染色。

步骤二、和纤

将咖啡炭纤维、竹炭纤维和棉纤维按设定比例混合。

步骤三、梳棉工艺

梳棉工艺要兼顾梳理质量和降低原料损耗两方面,梳理工艺直接影响到以后各工序半成品中毛粒含量,由于咖啡炭纤维和竹炭纤维与其他纤维长度整齐度不一,在工艺配置上采用轻定量、中隔距和高锡刺比的工艺原则。

步骤四、并条工艺

并条采用三道并合,确保纤维充分混和均匀,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由于细纱采用赛络纺,并条的牵伸倍数大,故要求胶辊状态良好,加压稳定,确保并条的条干水平。

步骤五、粗纱工艺

由于后道细纱采用赛络纺,所以粗纱定量宜偏轻掌握,且采用较大的粗纱捻系数,防止粗纱意外伸长而产生细节,造成成纱条干恶化。

步骤六、细纱工艺

采用赛络纺方法,在胶辊表面喷洒抗静电剂,后区牵伸倍数、前罗拉速度适中掌握,罗拉后区隔距适当增大;

步骤七、络筒工艺

采用自动络筒机、形成无接头纱线,重点减少毛羽,提高纱线质量,合理确定速度,络筒速度控制在800-1000m/min。

步骤八、并纱工艺。

其中,在所述梳棉工艺中,所述轻定量是指生条的定量为11-14g/5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7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