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4195.0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6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巍;刘向蕾;尹伊;张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平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窑炉配套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电子窑炉用于烧成电子产品,而电子产品并不限于用于制作电子元器件的电子粉体和电子元器件本身,用于制作电子元器件的电子粉体如彩色荧光粉、灯粉、钛酸钡、钛酸锶、三氧化二钇、二氧化钛、二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铋、锆钛酸铅、铁氧体磁粉和磷酸铁锂,等等,电子元器件本身例如用途广泛的铁氧体磁件(业界习惯称铁氧体磁性材料)。
如业界所知之理,不论是上述电子粉体还是铁氧体磁件均需付诸电子窑炉烧成,并且烧成是在保护气氛中进行的。电子窑炉还习惯称为烧成炉或烧结炉,它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电子粉体装入于料盘内并且由工人以搬运方式放置于堆料板上(堆料板也称承烧板),由设置在炉体的进料部位的推料装置推入炉膛,烧成结束后自出料口行出炉膛,并且由工人依然以人力搬运方式移离至下一工序如抛光、检测等。
由上述说明可知,由工人以人力方式将计量后的装入于料盘(也称承烧盘)的待烧成电子粉体运抵前述承烧板以及将烧成后的出自炉膛的料盘移离承烧板的过程存在以下欠缺:一是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二是效率低。尤其是工人所处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即遭受电子窑炉高温的热辐射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当然,如果在电子窑炉的侧部设置一用于将待烧成的电子粉体料盘搬运到承烧板上的喂料装置,并且在电子窑炉的出料口处设置一用于将烧成后的电子粉体连同料盘移离承烧板的取料装置,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前述的欠缺。但是,如此设计思路会产生投用设备多、生产厂商设备投资成本大并且设备的利用率低的弊端。所谓的设备利用率低是因为喂料装置与取料装置各司其责,因此由于间断时间长而致利用率仅为50%。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然而在已公开的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可借鉴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长期而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可将盛有待烧成的电子产品或电子粉体料的料盘自动运抵承烧板又可将出自出料口的烧成后的料盘连同电子产品或电子粉体料运离承烧板而藉以避免空行程并且体现不间断工作的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包括一机架,该机架在使用状态下配置在电子窑炉处;一纵向导梁,该纵向导梁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一横向导梁,该横向导梁与所述的纵向导梁滑动配合;一机械手架和一机械手架升降机构,机械手架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横向导梁上,机械手架位于横向导梁的下方,并且与机械手架升降机构连接;一料盘挟持机构,该料盘挟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械手架的一侧;一用于将料盘翻转而藉以使料盘中的物料倒出的料盘翻转机构,该料盘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械手架的另一侧,并且与所述的料盘挟持机构相对应;一对用于对料盘的底部托护的料盘托护机构,该对料盘托护机构中的其中一个料盘托护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料盘挟持机构上,而一对料盘托护机构中的另一个料盘托护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料盘翻转机构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纵向导梁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并且沿纵向导梁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第一导轨、一第二导轨和一纵向齿轮,第一导轨位于纵向导梁的一侧,而第二导轨位于纵向导梁的另一侧,并且与第一导轨并行,纵向齿条位于第一、第二导轨之间,并且在纵向导梁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一限位信号采集器,而另一端设置有一与第一限位信号采集器相对应的第二限位信号采集器,其中:第一限位信号采集器对应于所述纵向齿条的一端端部,而第二限位信号采集器对应于纵向齿条的另一端端部,所述的横向导梁与纵向导梁构成T字形的位置关系,所述的机械手架升降机构沿着所述横向导梁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地与横向导梁相配合,所述的机械手架以悬臂状态与机械手架升降机构升降连接,并且机械手架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一夹板架,而另一端构成有一第二夹板架,所述的料盘挟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架上,而所述的料盘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架上,所述的一对料盘托护机构的结构彼此相同并且位置彼此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平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平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4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旧高分子物料裂解加热功率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冬暖夏凉的蓄热火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