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酮氰醇生产中的尾气吸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2728.1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初宇红;刘清娟;孙玉净;王佳杰;于春梅;张丽华;蔡金亮;李克伟;王涛;秦宁;娄喜营;方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郑殿贵 |
地址: | 132001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酮 生产 中的 尾气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学品的生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丙酮氰醇生产中的尾气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丙酮氰醇属于高毒化学物质,其生产方法一直采用氢氰酸和丙酮反应制得,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氰尾气,对现场操作人员有毒害,对大气环境污染有很大危害。丙酮氰醇生产的含氰尾气治理,一直是困扰生产企业多年的技术难题。
目前,国内丙酮氰醇生产装置所产生的尾气,通常采用喷淋水进行洗涤,洗涤后的喷淋水中含氰根,含氰根的喷淋水收集后,送至焚烧炉焚烧,随着丙酮氰醇生产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废水量的增加,成本生产的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丙酮氰醇生产中的尾气吸收装置。
丙酮氰醇生产中原料为丙酮、HCN、有机物,有机物主要成分为有机碱,有机碱作为装置催化剂,丙酮氰醇生产中的尾气主要成分为丙酮、HCN、有机物,含氰物属于高毒化学物质。
一种丙酮氰醇生产中的尾气吸收装置,包括丙酮罐,其特征在于,设有丙酮泵,将新鲜丙酮经丙酮冷却器冷却后,送入尾气吸收塔,尾气吸收塔的气、液比为1∶100,气体流量为1000kg/时~2000kg/时,洗涤后的丙酮依靠本身的重力流回到丙酮储罐,作为原料继续使用;尾气中的丙酮、氢氰酸、有机物的有害气体,被丙酮充分吸收,废尾气排放至大气。
设有尾气吸收塔,尾气吸收塔为一个填料塔,填料采用鲍尔环填料,设备材质316L,尾气吸收塔上部设有阻火器,阻火器上部设有排气管,尾气吸收塔下部设有液封管,即水封,液封管下部设有管口连接丙酮罐;
丙酮作为洗涤液:
操作温度:0~2℃
操作压力:绝对压力0.15~0.25MPa
密度:812kg/m3
粘度:0.04Pa.s
尾气来自丙酮氰醇装置的真空系统,尾气成份:
丙酮 13%~16%
HCN 16%~20%
有机物 0.6%~1.2%
空气 62.8%~70.4%
操作温度:-3~-6℃
操作压力:绝对压力0.09~0.12MPa
密度:1.55kg/m3
粘度:0.016Pa.s
处理后尾气参数:尾气中丙酮、HCN、有机物全部溶到洗涤液中,进入丙酮罐作为原料使用,尾气排放大气,排放高度15米以上。
生产装置中的实测结果,处理后尾气成份:空气82.75%,丙酮17.27%,处理后尾气参数基本稳定。对产品质量没有任何影响。
本发明的有意效果在于:利用丙酮氰醇装置中已有的丙酮罐、丙酮泵、丙酮冷却器为基础,增设尾气吸收塔,治理的丙酮氰醇装置尾气,解决了丙酮氰醇装置尾气排放问题,尾气排放的指标达到国际标准,减少废水量,节能减排,经济效益好,解除氰类危害,对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保证,保护环境,利国利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尾气吸收塔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丙酮罐1、丙酮泵2、丙酮冷却器3、尾气吸收塔4、尾气入口5、废气出口6、丙酮喷淋吸收液入口7、丙酮喷淋吸收液出口8、阻火器9、液封管10、排气管11、管口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利用某地十万吨/年丙酮氰醇装置进行改进,已有的丙酮罐1、丙酮泵2、丙酮冷却器3为基础,增设尾气吸收塔4,改造而成的。
如图所示,包括丙酮罐1、丙酮泵2、丙酮冷却器3,设有尾气吸收塔4,尾气吸收塔4为一填料塔,填料采用鲍尔环填料,设备材质316L,尾气吸收塔4上部设有阻火器9,阻火器9上部设有废气的排气管11,尾气吸收塔4下部设有液封管10,即水封10,液封管10下部设有管口12,管口12连接丙酮罐1。
丙酮为尾气吸收液,利用丙酮泵2,将新鲜丙酮经换热器3冷却后,送入尾气喷淋吸收塔4,尾气吸收塔的气、液比为1∶86,气体流速1750kg/时,液封管10的水柱高度为1200mm,洗涤后的丙酮,依靠重力流回到丙酮储罐1,作为原料使用;尾气中的丙酮、氢氰酸、有机物有害气体,被丙酮充分吸收,废尾气排放至大气。
尾气成份:丙酮16%
HCN 20%
有机物 1%
空气 63%
操作温度:-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2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泡塑料产品射出成型的方法及其设备
- 下一篇:一种硝基咪唑类眼膏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