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专用管路解决井下遇险人员生存保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68004.1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2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程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金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管路 解决 井下 遇险 人员 生存 保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专用管路解决井下遇险人员生存保障的方法,属煤矿及非煤矿井紧急避险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文件(简称15号文件),在文件中第三条“关于永久避难硐室的生存条件保障”章节中,对避难硐室的氧气供给要求和专用管路的规定,都有说明,说明摘录如下:
“关于《暂行规定》第8条目规定的避难硐室的氧气供给保障要求。煤矿企业可根据矿井实际,在进行安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钻孔、专用管路、自备氧等不同方式作为永久避难硐室的供氧方式。”
现有的井下采用在人员集中的地方,建立避难硐室逃生方式,向硐室输送氧气(空气)的方式,主要有二种,自备氧供氧方式、钻孔供氧方式。不提供日常的供电、供水、监测、通讯功能等。
自备氧供氧方式是将大量的高压氧气瓶放在避难硐室中,作为氧气提供源。这就为硐室避险产生了新的灾害隐患,在井下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二次危害,自备氧供氧方式存在供给的时限(不超过96小时),故不利于遇险人员长时间避险。同时自备氧供氧方式还有降温要求、排毒要求、还要增加工作电池组等附加问题要解决。
钻孔供氧方式主要是打通地面到井下的一个或几个固定孔。缺点是打孔的位置(如山上)是否有条件方便供气设备的运输、相关装备的安装是重要的继续问题。另外钻孔是否破坏矿体或占用线路煤柱也是较难判别的。第三是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专用管路解决井下遇险人员生存保障的方法,其通过一种抗阻燃、抗静电的由双抗聚乙烯材料制成的专用管;从地面通过井巷或地面向井下沿着避险路线布设,通过避难硐室至采掘工作面,该管路采取技术措施,采取断层等多种技术保护措施,降低爆炸等各种事故破坏,可以在灾害中连续工作,通过专用管路为井下遇险人员提供氧气(空气),供水、供营养液还可以供电、灾害监测、通信、人员定位等功能,其中硐室内利用弥漫式的供气方式及单向排气的功能,可有效的去除硐室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同时可排出人体长时间停留所产生的热量,这样就可以减配或不配备用氧气瓶、空气净化及降温除湿等装备,利用专用管路的持续供电的特点,可以满足硐室内的照明及环境监测等用电设备的用电要求,同样可以减配或不配动力保障装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专用管路解决井下遇险人员生存保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巷道和采掘巷道内分别铺设专用管路,主巷道安装采用抗破坏封闭安装;采掘巷道安装采用贴地赶角扣罩的外露式安装;其中采掘巷道的专用管路抗破坏性由管的结构决定,具体结构为管外壁呈椭圆形,管线内腔分成多个腔体,形成封闭及半封闭多个体系,管壁的轴向剖面为长方形;铺设方法如下:将地面上的硐室供风、硐室供电、硐室供水、硐室通信分别用专用管路与设备相连后,沿巷道向地下铺设,分别通往巷道上和沿线的硐室内;硐室供风管线、硐室供电管线、硐室供水管线、硐室通信管线以点线结合方式布设在人员逃生的避灾路线上,硐室供风连接压风气源;
点线结合方式布设的步骤为:从工作面到顺槽巷道口:按1个/6米布置水位传感器,以备冷灾时需要;甲烷、一氧化碳感知装置各1个/500米,以备热灾时需要;温度感知装置1个/6米;冒顶:矿音、矿震感知装置各1个/500米;人员感知装置1个/6米;灯光指示、通话对讲装置各1个/6米;文字播报、语音播报1个设置在工作面;避毒通讯面罩20个/6米(工作面);避毒通讯面罩1个/6米;
从顺槽巷道口到永久硐室:通话对讲装置各1个/200米,避毒通讯面罩10个/200米,自救站自救器10个/200米;
从永久硐室到主斜井口:通话对讲装置各1个/200米,避毒通讯面罩10个/200米,自救站自救器10个/200米;
1)当巷道基础墙面和地面有水泥工程时,靠墙角贴地铺装专用管路并加装固定件,然后再加扣罩保护。(扣罩保护的制做有二种)
2)当巷道基础墙面和地面没有水泥工程时,在铺装专用管路时加一层水泥底板,然后再贴地赶角铺装,并扣罩保护。
3)遇到有影响地上工作的路段,管路要采用地埋的方式,即在管路上填加砾石埋;当巷道地面和墙面表面平整时,采用水泥盖板的方式,而减压点、维修点、保鲜点处在地埋的方式时,为维修便捷,在这些点处,采用水泥盖板的方式,盖板加手搬,方便使用。
所述的专用管路铺设的数量由传输内容决定,传输空气的能力由硐室需求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金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金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8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