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专用管路解决井下遇险人员生存保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168004.1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2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程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金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管路 解决 井下 遇险 人员 生存 保障 方法 | ||
1.一种用专用管路解决井下遇险人员生存保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巷道和采掘巷道内分别铺设专用管路,主巷道安装采用抗破坏封闭安装;采掘巷道安装采用贴地赶角扣罩的外露式安装;其中采掘巷道的专用管路抗破坏性由管的结构决定,具体结构为管外壁呈椭圆形,管线内腔分成多个腔体,形成封闭及半封闭多个体系,管壁的轴向剖面为长方形;铺设方法如下:将地面上的硐室供风、硐室供电、硐室供水、硐室通信分别用专用管路与设备相连后,沿巷道向地下铺设,分别通往巷道上和沿线的硐室内;硐室供风管线、硐室供电管线、硐室供水管线、硐室通信管线以点线结合方式布设在人员逃生的避灾路线上;
1)当巷道基础墙面和地面有水泥工程时,靠墙角贴地铺装专用管路并加装固定件,然后再加扣罩保护;(扣罩保护的制做有二种)
2)当巷道基础墙面和地面没有水泥工程时,在铺装专用管路时加一层水泥底板,然后再贴地赶角铺装,并扣罩保护;
3)遇到有影响地上工作的路段,管路要采用地埋的方式,即在管路上填加砾石埋;当巷道地面和墙面表面平整时,采用水泥盖板的方式,而减压点、维修点、保鲜点处在地埋的方式时,为维修便捷,在这些点处,采用水泥盖板的方式,盖板加手搬,方便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专用管路解决井下遇险人员生存保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线结合方式布设的步骤为:从工作面到顺槽巷道口:按1个/6米布置水位传感器,以备冷灾时需要;甲烷、一氧化碳感知装置各1个/500米,以备热灾时需要;温度感知装置1个/6米;冒顶:矿音、矿震感知装置各1个/500米;人员感知装置1个/6米;灯光指示、通话对讲装置各1个/6米;文字播报、语音播报1个设置在工作面;避毒通讯面罩20个/6米(工作面);避毒通讯面罩1个/6米;
从顺槽巷道口到永久硐室(包括临时硐室):通话对讲装置各1个/200米,避毒通讯面罩10个/200米,自救站自救器10个/200米;
从永久硐室(包括临时硐室)到主斜井口:通话对讲装置各1个/200米,避毒通讯面罩10个/200米,自救站自救器10个/200米;
从井口至采掘面:按1~3个/6~12米布置水位传感器,以备冷灾时需要;甲烷、一氧化碳感知装置各1~3个/300~800米,以备热灾时需要;温度感知装置1~2个/6~12米;冒顶:矿音、矿震感知装置各1~3个/300~800米;人员感知装置1~2个/6~12米;灯光指示、通话对讲装置各1~2个/6~12米;文字播报、语音播报1个设置在工作面;避毒通讯面罩20~30个/6~12米(工作面);避毒通讯面罩1~3个/6~12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专用管路解决井下遇险人员生存保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专用管路铺设的数量由传输内容决定,传输空气的能力由逃生避灾路线上的硐室至采掘巷沿线需求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专用管路解决井下遇险人员生存保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专用管路可以在煤矿及非煤矿井避险时及时向井下输送空气或氧气、输送水或营养液、输送电力及输送信息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金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金鹰智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80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