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患沟通专科平台(门诊)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3266.9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5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黎明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45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沟通 专科 平台 门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诊部医患沟通平台及方法,主要由医患沟通平台(硬件)、门诊医疗沟通系统(软件)与门诊专职沟通人员构成。实现现代医学模式,充分表现人文关怀、仁心仁术,努力实现医患健康、医患和谐、社会和谐进步;门诊是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接触最频繁,交流最直接,因而是最容易产生矛盾、引起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场所;门诊服务的好坏、质量的高低、环境的优劣、收费的合理等是患者和家属普遍关心的问题,也关系到医院的信誉和地位。
背景技术
门诊患者特征之一身份的各异性:门诊患者来自社会各方,其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生活经历与社会背景都不尽相同。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有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工人、离退休人员或军队干部、战士、职工、家属子女;也有个体劳动者、城镇居民和农民。患者就医的经济保障方式也不一样,如自费、公费、参加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等。以上患者身份的种种不同情况直接影响到就医者的就医需求和就医行为。
门诊患者特征之二病情的复杂性: 门诊有初诊和复诊患者,患者所患的疾病和病程也不尽相同。第一,病种构成复杂。有单系统疾病,如有患内科的疾病也有患外科的疾病,有患妇科的疾病也有患儿科的疾病等;有多系统疾病,如有既患呼吸内科的疾病又患消化内科的疾病,有既患骨科的疾病又患脑外科的疾病,还有既患内科系统疾病又患外科系统疾病等等。第二,病程长短不一。如病种单一,病情较轻的患者病程短暂;病种较多,病情较重的患者病程长久。也有病种单一的慢性患者病程教长,而病种虽多但恢复较好的患者病程也有较短的等。
门诊患者特征之三就诊的随机性: 门诊患者的就诊时间、数量有着很强的随机性。患者就诊时间往往取决于其主观意向,因而往往在短时间内来诊数量增多, 时间也比较集中,大多集中在上午;而大型综合性医院由于外地病员的就诊,在周一上午数量增多尤其明显,常常出现门诊高峰现象。一旦形成就诊高峰,则候诊时间延长,就诊时间相对缩短,部分患者便会出现各种抵触情绪。而就诊时间相对缩短,也使医生观察了解病情受限,容易造成患者误解。同时,门诊高峰现象增加了药、检、放各科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容易出现差错。因而,患者就诊的随机性给门诊各部门工作增加了紧张和压力。
门诊患者特征之四心态的多样性:由于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生活经历与社会背景的不同,加之所患的疾病不尽相同,病种构成比较复杂,患者对疾病的治疗需求及求医治病的心态也表现不一。有的对自己所患的疾病知之不多,不以为然,表现若无其事;有的对自己患病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悲观失望,对治疗信心不足;有的由于患病时间长,“久病成医”,一知半解,对治病要求高;有的明知自己患病,但因一些原因,要求医务人员保守医密,“悄悄地”治疗;有的虽然患病,但能正确对待,思想开朗,情绪稳定,坚持边工作边治疗,公而忘私,以事业为重,敬业精神可佳;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全自费,仅需简单治疗,开最便宜的药;有的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或公费,需要条件更优越的治疗等等。
门诊工作特点之一诊疗工作的繁重性和时限性:门诊正常在班工作时间内,接诊患者比较多,医务人员的诊疗工作十分繁重。在大型综合性医院,有的普通门诊医师一上午要接诊好几十个患者,而专家门诊医师有的也要接诊二十多个患者,甚至有的医师接诊1名患者的时间5分钟都不到,时间非常紧迫。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每一例患者(特别是疑难患者)从询问病史到体格检查、阅读既往诊治的资料、分析病情、作出处置意见、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完成诊治过程中的一系列工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接诊患者数量的众多,接诊时间的短暂,与医疗、服务质量就形成了一对比较突出的矛盾。在这样的矛盾下,也必然容易引起医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门诊工作特点之二接诊过程的不连惯性和风险性:由于参加门诊工作的各专科医师多采取定期轮换的方式,不能长期固定在门诊工作,各位专家也是按规定时间上门诊,加之临时公派执行任务、休假等因素,导致门诊医师人员流动相对频繁。因此,对来诊的患者,特别是多次复诊的患者,往往可能会先后经过不同的医师接诊,客观上造成接诊医师对全面了解患者诊治的全过程增加了难度。风险性增强,也会造成个别患者的不容易接受和沟通上的障碍,因而极易产生医患矛盾,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黎明,未经刘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3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