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转子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1994.6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4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朱龙;席荣盛;张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德胜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2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熊强强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电机用的永磁转子,属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表面瓦状永磁结构的永磁转子,永磁体呈瓦型,均匀分布在圆柱磁轭上,为了防止永磁体位移,一般都采用如下方法:1)用胶粘的方法将永磁体固定在圆柱磁轭上,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粘贴前需要做工装,粘贴后仅靠胶的特性来克服剪切力;永磁体容易松动。2)将瓦状永磁体两侧加工成燕尾状,在永磁体两侧设有用非导磁材料制成的压条,压条用螺钉紧固在磁轭外圆上,利用压条两侧将永磁体压紧;该技术虽然解决了永磁体易松动的问题,但需要在圆柱磁轭上加工许多螺孔,工艺复杂、制造费用高。3)在磁轭两端加非导磁材料制作的端板,端板有与永磁体数量相同的凸缘,利用端板上的凸缘对永磁体定位。此方案虽然避免了圆柱磁轭上加工螺孔的问题,但是,永磁体只能单列使用,不能多段并联使用。4)转子冲片冲出燕尾槽,永磁体插入其中。这种结构虽然解决了上述三个方案的缺点,但是转子必须叠片而成,对于小负荷的永磁电机来讲,材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瓦状永磁体能牢固地固定在磁轭上的永磁转子。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永磁转子,包括磁轭、永磁体、固定架,固定架间隔设有磁槽,固定架包裹磁轭圆周表面并与磁轭固定连接,以使在磁轭表面形成一条条凹坑,永磁体镶嵌在磁槽内并与磁轭表面粘贴。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
所述磁槽在长度方向沿固定架轴向延伸,磁槽周边封闭。
所述磁槽沿固定架圆周方向分成两排。两排磁槽中的每一条磁槽在固定架轴向方向一一对应。两排磁槽的相邻端通过隔断分开,两排磁槽周边封闭。
或所述磁槽沿固定架圆周方向分成两排。两排磁槽的相邻端通过隔断分开,两排磁槽的另一端没有封闭为开口端,所述磁轭的圆周表面形成一圈凹槽,固定架镶嵌于凹槽中,凹槽的侧壁封闭两排磁槽的开口端。
或者所述磁槽沿固定架圆周方向分成两排。所述两排磁槽中的每一条磁槽在固定架轴向方向一一错开。两排磁槽的相邻端通过隔断分开,两排磁槽周边封闭。
或者所述磁槽沿固定架圆周方向分成两排。所述两排磁槽的相邻端通过隔断分开,两排磁槽的另一端没有封闭为开口端,所述磁轭的圆周表面形成一圈凹槽,固定架镶嵌于凹槽中,凹槽的侧壁封闭两排磁槽的开口端。
上述所有磁轭由冲片叠压形成或由铁铸造而成。
永磁体通过固定架定位,径向不会产生位移,永磁体承受的剪切力由粘贴胶的特性和固定架共同承担。由于固定架可以冲压而成,磁槽可自定,即可有斜槽,也可不用斜槽;故结构简单,工艺可靠。由于磁轭表面可以光滑,所以磁轭不必一定由冲片叠压而成,可以是铸铁的、铸钢的,满足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降低了材料成本。并且,永磁体转子长度不受限制,永磁体可以单段,也可以多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架立体图。
图3是磁轭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是图1的端面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一个极性为N极永磁体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2的固定架立体图。
图6为实施例3的固定架立体图。
图7为实施例3的磁轭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4的固定架立体图。
图9为实施例5的固定架立体图。
图10为实施例6的固定架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结合图1至图4,一种永磁转子其结构主要由磁轭1、永磁体2、固定架3构成,固定架包裹于磁轭圆周表面并与磁轭固定连接,固定架3间隔设有磁槽4,磁槽4周边封闭,磁槽4之间在磁轭轴向方向平行,固定架3与磁轭1之间的固定方式为现有的铆钉固定,或其它常规手段固定。因固定架体内的磁槽使得在磁轭表面形成一条条凹坑,永磁体2镶嵌在磁槽4内,并分别与磁槽壁、磁轭表面粘贴,永磁体以 N极和S极相邻错开布置,也就是说一个磁槽中放入极性为N极的永磁体,相邻磁槽内放入极性为S极的永磁体,这种布局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磁轭1由铸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
上述固定架3为一块平板,经冲压形成磁槽4,然后在卷于磁轭1表面。固定架3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直接由圆柱体的管体经冲压形成磁槽,然后把磁轭挤压进固定架3的空心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德胜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金泰德胜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焊接接头中引入压缩应力的方法
- 下一篇:卡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