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锆结构陶瓷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9772.0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张骞;吴珊;李明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徐光熙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锆 结构 陶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一种氧化钇掺杂氧化锆结构陶瓷,属于新材料中结构陶瓷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锆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高、韧性好、强度高、耐磨损等特点,现已广泛用于球磨介质、机械切屑刀具、餐饮刀具、微型电机轴承滚珠、光纤套筒、手表外壳、健身球等领域。然而,加工成本高、制备性能差是氧化锆结构陶瓷的两大难题,其中氧化锆结构陶瓷的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是其加工成本高的主要原因。采用添加稀土微量元素、注射成型、真空烧结处理,制备氧化锆结构陶瓷具有熔点高、硬度高、韧性好、耐磨损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氧化锆结构陶瓷生产成本高、制备性能差、工艺复杂、氧化锆结构陶瓷制品加工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氧化锆结构陶瓷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
(1)氧化钇掺杂氧化锆陶瓷粉体的制备
氧氯化锆和硝酸钇为原料,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柠檬酸铵为分散剂,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得到沉淀产物。该沉淀物经洗涤、干燥、预烧工序,制得氧化钇掺杂氧化锆陶瓷粉体。氧氯化锆与硝酸钇配成溶液的浓度0.1-1 mol/L、pH值8-10、温度40-90℃;反应沉淀物采取低频率超声波振荡洗涤;制备的氧化锆陶瓷粉体中氧化钇占占粉体总重量的4%-8%。
(2)注射成型工艺
采取CIM注射成型工艺,使用的粘结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PW(40%-45%)、EVA(5%-10%)、聚乙烯(5%-10%)、环氧树脂(40%-45%)、SA(1%-5%)。
(3)真空烧结方法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烧结过程真空度为7.3×10-3Pa、烧结压力50~1250Mpa、烧结温度1100~1450℃,烧结时间4~6h。烧结得到的一种氧化锆结构陶瓷密度达6.1g/cm3,硬度达到1400HV,导热系数达到3W/(m.K)。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50g 氧氯化锆(ZrOCl2·8H2O)(含有百分含量为36.06%的ZrO2 18.03g)与16.7ml 0.2mol/L 硝酸钇溶液(即Y2O3与ZrO2 质量之比为:4:96)混合,加入300ml去离子水,配制成0.5mol/L 溶液;再配制以NaOH为沉淀剂的溶液0.5mol/L;采用化学共沉淀法进行滴定制备钇锆陶瓷粉体。反应温度为50℃,反应液PH值为8.5, 1.5g柠檬酸铵作为分散剂,控制反应物的滴定速度及搅拌速度。
反应完成后,加入1000ml去离子水搅拌2h,静置陈化24h,抽掉上清液,加入去离子水1000ml,洗涤、静置陈化,再抽掉上清液,此过程反复进行4次。取少量上清液滴加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表明洗涤彻底,对沉淀物进行抽滤,将所得沉淀置于90℃鼓风干燥箱进行干燥。
沉淀粉料干燥后在800~900℃进行预烧,将得到的粉料进行醇洗、过滤以及干燥,便可得到分散良好的氧化钇掺杂氧化锆陶瓷粉体。
将制备好的氧化钇掺杂氧化锆陶瓷粉体与成型粘结剂进行混合,粘结剂占混合总重量的15%,其中粘结剂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PW40%、EVA10%、聚乙烯8%、环氧树脂40%、SA2%。将混合均匀的混料装入注射成型机料仓进行成型。
将成型好的陶瓷坯体进行真空热压烧结,采用7.3×10-3Pa真空度、50MPa烧结压力和1350℃烧结温度,真空热压烧结4h。烧结体密度可达到6.05g/cm3,硬度达到1050HV,导热系数达到2.3W/(m.K)。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9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全封闭无污染箱式负压抑制供水设备
- 下一篇:全方位三维智能升降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