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9897.5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4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肖铿;周正国;曾海峰;黄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可立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丰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王峰 |
地址: | 51821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线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异质线材铜线与铝线焊接在一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异质线材之间的焊接因材质特性的差异,一直是焊接中的难题。现有对铜线和铝线进行焊接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特殊的锡焊接或钎焊,由于采用第三种材料对铜线和铝线进行焊接,不仅在铜线和铝线之间容易出现杂质,导致接触电阻大,影响焊接质量,而且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焊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克服现有锡焊或钎焊法焊接质量不高、操作难度大、焊接成本高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P1、将焊接头部去除绝缘层的拟焊接铜线和铝线叠合放置在超声波焊接装置的焊接平台上,铝线位于上方,铜线位于下方,根据焊接面积和设置宽度计算铜线和铝线的设置高度:设置高度等于焊接面积除以设置宽度;
SP2、根据焊接面积、设置宽度和设置高度,调整焊接压力、焊接能耗和超声波振幅参数;
SP3、操作焊接装置压迫叠合的铜线和铝线至设置高度;
SP4、施焊;
SP5、进行焊接后处理。
在本发明的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中,步骤SP2中的焊接面积、焊接宽度、焊接高度尺寸、焊接压力、焊接能耗、超声波振幅关系如下表所示:
在本发明的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中,所述铜线为多股铜线,所述铝线为多股铝线。
在本发明的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中,所述铜线为多股铜线,所述铝线为单股铝线。
在本发明的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中,所述铜线为单股铜线,所述铝线为多股铝线。
在本发明的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中,所述铜线为单股铜线,所述铝线为单股铝线。
实施本发明的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其有益效果是:
1.采用超声波对铜线与铝线进行焊接,消除了采用第三种材料对铜线和铝线进行焊接带来的易出现杂质、接触电阻大、焊接质量低的缺陷,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焊接可靠性;
2.无焊料消耗,焊接成本大大降低;
3.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对焊接人员的技术要求,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采用本发明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焊接的示例一。
图3是采用本发明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焊接的示例二。
图4是采用本发明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焊接的示例三。
图5是采用本发明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焊接的示例四。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焊接头部去除绝缘层的拟焊接铜线和铝线叠合放置在超声波焊接装置的焊接平台上,铝线位于上方,铜线位于下方,根据焊接面积和设置宽度计算铜线和铝线的设置高度。
其中,焊接面积为焊接区域的横截面面积,设置宽度为焊接区域的横截面宽度,设置高度为焊接区域的横截面控制高度,焊接面积、设置宽度与设置高度的关系为:设置高度与设置宽度的乘积等于焊接面积,即,设置高度等于焊接面积除以设置宽度。
第二,根据焊接面积、设置宽度和设置高度,调整焊接压力、焊接能耗和超声波振幅参数。
第三,操作焊接装置压迫叠合的铜线和铝线至设置高度。
第四,操作焊接装置进行焊接。
第五,进行焊接后处理。
在上述步骤二中,焊接面积、设置宽度、焊接压力、焊接能耗、超声波振幅的参数关系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如表一所示的参数:
表一:焊接面积、设置宽度、焊接压力、焊接能耗、超声波振幅参数关系表
上表中,“焊接高度”为焊接完毕后焊接区域的实际高度,其值略小于设置高度,这是因为焊接时焊接区域发热,导致焊接材料(铜线和铝线)软化,在焊接装置相同的焊接压力作用下,焊接材料继续被压缩的结果。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铜线与铝线焊接的方法可以对多股铜线11与多股铝线21进行焊接,也可以对多股铜线11与单股铝线22进行焊接,对单股铜线12与多股铝线21进行焊接,对单股铜线12与单股铝线22进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可立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丰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可立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丰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98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