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蒿子人工育苗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46048.4 申请日: 2012-05-01
公开(公告)号: CN102640698A 公开(公告)日: 2012-08-22
发明(设计)人: 潘金华;李晓捷;江鑫;韩厚伟;张壮志;吴家奇;张文枫;王青岩;曲善村;武瑞娜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33/00 分类号: A01G3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4003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蒿子 人工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海蒿子育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海蒿子人工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海蒿子(Sargassum confusum C.Agardh)藻体褐色,藻体主干圆柱形,直立,直径2~7mm,小枝互生,凋落后于主干上残留圆柱形迹。单叶,互生,叶形变化甚大,初生叶倒卵形、披针形,长2~7cm,直径3~12mm,全缘,具中肋;次生叶较狭小,线形至披针形,中肋不明显。小枝末端常有气囊,圆球形,直径2~5mm。生殖托单生或成总状排列于生殖小枝上。海蒿子是多年生褐藻,褐色。固着器盘状。一般30~60厘米,也有的可达数米。暖温带性海藻,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种,我国黄海、渤海习见种,具有较高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作为提取褐藻胶、甘露醇和碘的原料,是海参育苗和养殖中最好的天然饵料之一,目前仅通过采集野生资源取得。目前国内海参年产量达10万吨,产值约200多亿元,海参养殖业得到蓬勃发展,也使得海蒿子资源供不应求,沿海人们大量采集而导致自然资源量日渐枯竭。2011年市场上海蒿子干菜价格在1.5万元/吨左右,且价格还在不断攀升,这也更加肯定地显示出开发海蒿子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开发人工育苗技术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开发海蒿子人工育苗技术可以对海蒿子自然资源进行合理保护,也可满足海参养殖中对海蒿子的巨大需求,因此开发海蒿子人工育苗技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海蒿子人工育苗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海蒿子人工育苗方法,其步骤是:

(1)种藻的选择:在海蒿子生长的海区,跟踪观察海蒿子成熟状况,待位于生殖托上的生殖窝内的卵子清晰看见轮廓的时候,选择生殖托数量大、发育完全、藻体健壮的海蒿子作为种藻进行采收;

(2)海蒿子种藻的刺激放散:需要把采集回来的带有生殖托的海蒿子作为种藻进行暂养并人为刺激,促使海蒿子卵子和精子的排放和受精,以产生受精卵并发育成幼孢子体;

(3)幼孢子体的收集:确定幼孢子体大量沉降之后,捞出幼孢子体水中较大的杂质,然后过滤掉细小的微粒杂质;

(4)清洗幼孢子体:对幼孢子体进行清洗;

(5)幼孢子体的附着:将苗帘布置在育苗池内,向苗帘泼洒含有幼孢子体的海水;

(6)育苗管理:育苗期间水温控制在20℃,水温上下浮动不超过2℃,光照强度采取逐步提高形式进行,光周期按照自然光照周期,育苗海水添加营养盐,采苗48小时后开始洗涮;

(7)育苗之后进入下海暂养。

在上述步骤(2)中,暂养时控制水温在21~22℃,所述人为刺激是通过阴干或水流方式进行。

在上述步骤(5)中,育苗池内苗帘距离水面的距离至少保持在20厘米。

在上述步骤(6)中,采苗初期1~5天的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2000lx,在5~14天时间内光照强度逐步提高至5000lx,在14~21天时间内光照强度逐步提高至8000lx,21~24天时间内光照强度再次逐步提升至1.5万~2万lx;所述营养盐为硝酸氮NO3--N和磷酸磷PO43--P,硝酸氮NO3--N的浓度控制在3~4mg/L,磷酸磷PO43--P的浓度控制在0.3~0.4mg/L。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海蒿子人工育苗方法提供可供养殖的海蒿子幼苗,以解决当前海蒿子自然资源供应不足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破坏,通过人工养殖海蒿子可为海参优质饵料加工提供重要原材料,促进海参养殖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减少对海蒿子自然资源的破坏,对于保护近岸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海蒿子野生资源的保护和提高海蒿子产量,进而缓和海蒿子作为高质量饵料原料供不应求的局面。

附图说明

1、图1为海蒿子种藻采集之后在水槽中暂养的照片。

2、图2为收集、浓缩并清洗之后的海蒿子幼孢子体水混合液照片。

3、图3为100倍显微镜下观察收集到的海蒿子幼孢子体照片。

4、图4为海蒿子幼孢子体水喷洒到布置好的苗帘上的照片。

5、图5为幼孢子体喷洒到苗帘上一周之后附着在苗帘上的海蒿子幼苗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5,以及实施例详细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