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非合作双多基地雷达目标三维定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1090.7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6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友;张财生;唐小明;初晓军;宋杰;李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06 | 分类号: | G01S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1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合作 基地 雷达 目标 三维 定位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源双多基地雷达目标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合作双多基地雷达目标的三维定位方法。
二、背景技术
在非合作双多基地雷达中,通过比较直达波参考信号和目标反射的回波信号,可以确定目标回波的相对时延,即双基地时延,其与双基地距离差(即发射机到目标再到接收机的距离与发射机-接收机间距离的差)相对应。对于双基地基线距离一定的几何配置,对应的双基地距离和为常数,目标的可能位置就是在以发射机和接收机为焦点的椭圆上。如果可以得到多组不同几何配置的双基地距离量测,则可以利用不同椭圆的交点来估计目标的位置。
目前,估计目标位置的过程就是使所测得的双基地距离与双基地距离矢量间误差的模最小化的优化过程。由于目标位置与双基地参数间的非线性关系,代价函数即误差的模可能存在局部最小值,优化问题很难获得解。因此,如果目标位置迭代初始值选择不当,利用标准数值优化算法可能得不到正确的解。此外,这种基于数值迭代优化算法的目标定位方法的缺陷是非常耗时,所以需要考虑寻找一个可以获得目标三维位置简单闭合解的方法。而目前已公开的文献中,尚未找到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利用不同空间几何配置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对应的不同椭圆的交点获取目标位置解析解的文献。因此,本发明将提供一种能够获取非合作双多基地雷达目标三维位置解析解的方法。
三、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非合作双多基地雷达目标三维定位的方法,其可用于解决各种基于不同类型外辐射源进行机会探测的双多基地雷达系统开展三维目标定位问题,其中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
(1)给出实现非合作双多基地雷达目标三维定位的实施过程;
(2)给出目标到接收机间距离的计算过程。
2.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现非合作双多基地雷达目标三维定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计算接收机截获的各机会辐射源的直达波参考信号与其对应目标回波信号间的互模糊函数,估计目标回波的相对时延;
A2.利用A1步骤得到相对时延以及各机会辐射源与接收站间的基线距离信息,计算目标的双基地距离;
A3.给出所测得的双基地距离与估计得到的双基地距离矢量间的误差;
A4.引入辅助矩阵,构建以目标到接收机的距离为未知参量的矩阵方程;
A5.通过最小化误差矩阵的模,求解A4步骤构建的矩阵方程,得到目标到接收机的距离;
A6.将A5步骤求解得到的目标到接收机的距离的代入目标位置的最小二乘解的闭合形式,计算得到目标的三维位置估计。
其中所述步骤A5还包括步骤:
B1.将N个发射机(N≥3)和接收站的双基地距离表示为以目标真实位置为参变量的矩阵形式,得到关于未知量目标位置和目标到接收机的距离的矩阵方程;
B2.假设目标到接收机的距离已知,解B1步骤得到矩阵方程,得到以目标到接收机距离为参数的关于目标位置的最小二乘解;
B3.利用B1步骤中关于双基地距离的矩阵方程表示目标的真实位置,结合B2步骤得到的目标位置的最小二乘解,计算目标真实位置与目标位置的最小二乘解间的位置误差矢量;
B4.通过最小化位置误差矢量的范数,求解得到目标到接收机的距离。
3.有益效果
与现有的将非合作双多基地雷达目标定位问题转化为使所测得的双基地距离与双基地距离矢量间误差的模最小化的优化问题相比,本发明运算速度较快,且定位方法易于实现,适合于各种基于不同类型外辐射源进行机会探测的双多基地雷达系统开展目标定位,有助于目标航迹的起始,即使是在多目标环境,也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非合作双多基地雷达定位系统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目标三维定位方法实施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非合作双多基地雷达目标三维定位系统属于一种多站无源定位系统。一般由一个接收站和多个机会辐射源发射站组成。N个机会辐射源(N≥3)在空间上分布式布置,接收站通过截获感兴趣监视区域内的目标所反射的辐射源信号和直达波参考信号进行目标探测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1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置物架的接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笔记本电脑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