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杨树扦插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3908.2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杨树 扦插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杨树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杨树是一种多功能树种,具有速生及在短期内提供大量木材的特性,被用作木材、绿肥以及纤维板、包装箱、单板和纸浆的原材料,在木材加工业中使用量逐年增加。杨树是豫南地区主要造林绿化树种,有 30%的人工林是杨树林,在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县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良种壮苗是造林的基础,关系到造林成活及造林质量。优质壮苗根系发达、苗木粗壮通直、芽体饱满、发育充实、根茎较粗、无机械损伤,抗性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苗高是评价苗木生长量最直观的指标,地径与造林成活率密切相关,是评价苗木生长量最重要的指标。生产上常以地径、苗高评价苗木质量,尤以地径最为重要。杨树具有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等特性,在我国分布区域十分广泛,是营造用材林、水土保持林的主要树种。杨树的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在广大科技人员的长期工作实践中,目前为止,已经培育出了一系列适合各地生长和栽培的优良品种,并正在朝着良种化、区域化和集约化方向迈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杨树扦插育苗方法,包括整地、插穗选择等,首先选好苗圃:地选择土壤松、 地势平坦、肥沃、有机质丰富、有效土层厚度不低于1 m,要求 pH 值 6.5~7.5;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3 000 kg,施肥后对土壤进行垦地,深度25 cm, 扦插前进行耙地,将去年冬季垦地后的土块耙平、耙细,每667 m2再施入尿素20 kg、过磷酸钙75 kg、硫酸钾 10 kg;在春季萌动前随采随摘或在秋季苗木落叶后采条,经冬季储藏后使用选择木质化良好,无病虫危害,具饱满侧芽的一年生中、下部苗干作为插穗用条,要求苗干高2~2.5 m,所有插条粗细基本一致,粗度为 1. 0 cm 左右,长度15 cm,上切口平剪,切口距第 1 芽约 1 cm,下切口在芽下方1 cm 处斜剪;插穗截取后每50~100 根捆成一捆,在水中浸泡 3 ~6d,浸泡时可加入杀菌剂进行处理;采用平畦扦插法或沟插法,距 25cm,667m2扦插 5000 株,插后立即灌水,使用小水慢灌法;栽植用“三埋两踩一提苗”:先埋 1/5 深(20cm)表土,然后将苗放入,再埋土至2/3深,踩紧实,最后埋土至地面,再次踩紧实,接着将苗往上提,以利根系舒展,浇足水;扦插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后根据降雨情况进行灌溉,在年初适当增加灌溉次数,可以起到淋溶盐碱作用。插穗发芽生长后,结合浇水在 6- 7 月份苗木快速生长期用 3~4 kg/667m2尿素进行 1~3 次追肥;病害防治:食叶类害虫人工清除越冬蛹灯光诱捕诱杀成虫,;蛀干类害虫在幼虫期用500 倍液有机磷农药用注射器注入蛀孔再用湿泥封住,灰斑病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喷雾杀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杨树扦插育苗方法,包括整地、插穗选择等,首先选好苗圃:地选择土壤松、 地势平坦、肥沃、有机质丰富、有效土层厚度不低于1 m,要求 pH 值 6.5~7.5;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3 000 kg,施肥后对土壤进行垦地,深度25 cm, 扦插前进行耙地,将去年冬季垦地后的土块耙平、耙细,每667 m2再施入尿素20 kg、过磷酸钙75 kg、硫酸钾 10 kg;在春季萌动前随采随摘或在秋季苗木落叶后采条,经冬季储藏后使用选择木质化良好,无病虫危害,具饱满侧芽的一年生中、下部苗干作为插穗用条,要求苗干高2~2.5 m,所有插条粗细基本一致,粗度为 1. 0 cm 左右,长度15 cm,上切口平剪,切口距第 1 芽约 1 cm,下切口在芽下方1 cm 处斜剪;插穗截取后每50~100 根捆成一捆,在水中浸泡 3 ~6d,浸泡时可加入杀菌剂进行处理;采用平畦扦插法或沟插法,平畦扦插法或沟插法为每沟长 50m 左右,按lm划线开沟,在每沟的两侧沟沿上进行扦插,将接穗下切口插于松软的土中, 可使用直插和斜插,土壤粘重可采用斜插,斜插角度为45°,扦插要求上剪口平于地面或插于地下 0.5cm,插后适当覆土,使土壤与插穗密接,扦插后立即灌透水一次,还可进行地膜覆盖,利于提温保墒,提高出苗率。距 25cm,667m2扦插 5000 株,插后立即灌水,使用小水慢灌法;栽植用“三埋两踩一提苗”:先埋 1/5 深(20cm)表土,然后将苗放入,再埋土至2/3深,踩紧实,最后埋土至地面,再次踩紧实,接着将苗往上提,以利根系舒展,浇足水;扦插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后根据降雨情况进行灌溉,在年初适当增加灌溉次数,可以起到淋溶盐碱作用。插穗发芽生长后,结合浇水在 6- 7 月份苗木快速生长期用 3~4 kg/667m2尿素进行 1~3 次追肥;结合整地,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料和尿素 5~7.50kg/667m2,二氨 7.50~10 kg/667m2,磷钾肥 15~20 kg/667m2作为基肥,插穗发芽生长后,结合浇水在 6- 7 月份苗木快速生长期用 3~4 kg/667m2尿素进行 1~3 次追肥。病害防治:食叶类害虫以杨扇舟蛾为主,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防治措施:人工清除越冬蛹。尤其是摘除第1、2代幼虫虫苞,利用成虫趋光性,灯光诱捕诱杀成虫,利用白僵菌或苏云杆菌防治。可用 90%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或 50%马拉硫磷乳油 1000 倍液喷洒。其它食叶类害虫如杨小舟蛾、刺蛾等可参照杨扇舟蛾防治方法; 蛀干类害虫,杨树天牛是杨树最重要的蛀干害虫,主要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及青杨枝天牛等,是一类地域分布广、危害损失和防治难度也最大的蛀干害虫。其中光肩星天牛危害最为严重。本地一般 1 年 l 代,5 月初见成虫,7~8 月为产卵盛期,卵经过半月左右孵化幼虫,开始啃食树干。防治方法:幼林注意抚育除杂,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在幼虫期用500 倍液有机磷农药用注射器注入蛀孔再用湿泥封住,在成虫羽化期(7~8 月)用乐果乳油 1000 倍液喷施树干杀灭成虫。灰斑病以苗期和幼树受害最重,病害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病叶早落嫩梢枯顶。病发初期,叶片上先生出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上发生深绿色突起的毛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诱发病害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环境影响较明显,与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每年的6~7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属于病害高发期。防治方法采用控制扦插苗的扦插密度,实行轮作管理,防治上多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喷雾杀菌,正常情况下半月喷施1 次即可,坚持 3~4 次,即可有效消除病株病枝。溃疡病该病表现症状为感病植株的干部在 3月中下旬出现质地松软的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有时出现水泡,手压有褐色臭水流出,内有略带腥臭的黏液,到5~6 月份水泡自行破裂,随后病斑下陷呈深褐色,散生许多小黑点并突破表皮。当病斑包围树干时,树上部枯死。防治方法:适地适树,避免长途运输及假植时间过长,加强抚育管理,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喷树干,用多菌灵防治亦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新靓文辅亚农艺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3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