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乙酰葛根素的合成及纯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9801.2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坚;张毅;杨鲁;杜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407/04 | 分类号: | C07D40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006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酰 葛根 合成 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合成及纯化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四乙酰葛根素的合成及纯化方法。
技术背景
天然药物葛根素(puerarin)是从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n lcbata (willld)ohwi 或甘葛根P.thomsonii benth 的根茎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尤其是在防止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脑血管病方面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由于葛根素为异黄酮类物质化学结构特点,B环受到吡喃环羰基的立体阻碍影响,在空间上只能形成大的共轭体系而成为非平面结构,其晶格排列非常精密,刚性较强,且7,4’上二酚羟基可形成分子氢键,使葛根分子间的作用力量增大,导致葛根素的熔点较高,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小,在临床利用收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开发溶解性优良,生物利用度高的葛根素类衍生物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对于葛根素的结构修饰方面的研究屡有报道,可以得到一系列的葛根素衍生物,其中,四乙酰葛根素被业界认为是综合效果最好的葛根素衍生物。杨大坚等在专利(CN 100572374C)以及(CA1763030A)中公开了四乙酰葛根素的制备方法,即通过葛根素一步直接乙酰化工艺路线,合成四乙酰葛根素,反应过程中同时富产五乙酰葛根素和六乙酰葛根素,得到这三种组分的质量比为15:20:25,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四乙酰葛根素的产率很低,反应终点判断控制比较困难,后期纯化过程需要硅胶柱分离,生产成本很高。邱立勤等在专利(CN 101792434A)中公开了四乙酰葛根素的制备方法,其公开了一种采用乙酰酐为酰化试剂将葛根素酰化为六乙酰葛根素,然后在将六乙酰葛根素脱酰基为四乙酰葛根素等方法,该方法制备四乙酰葛根素的收率低于45%。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四乙酰葛根素的合成方法,本方法在合成条件上进行了优化,在脱酰基反应中,采用了以乙酸乙酯为溶媒,氨水为碱性试剂,虽然在专利(CN 101792434A)也提及了采用乙酸乙酯为反应溶剂,氨水为碱性试剂;但是,这里的公开是几乎将所有适合进行合成反应的有机溶剂全部简单的罗列;将所有的弱碱性试剂全部罗列;并没有公开使用每一种反应溶剂,碱性试剂的具体技术方案,且在实施例中也只是公开了采用甲醇为反应溶剂,甲酸胺为碱性试剂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在采用乙酸乙酯为反应溶剂,氨水为碱性试剂的技术方案,并且通过创造性的研究确定了反应的具体参数;本发明还结合脱乙酰基反应采用了95%乙醇低温结晶的纯化方法,得到了高纯度的四乙酰葛根素产品。具体发明内容为:
一种四乙酰葛根素的合成方法,所述四乙酰葛根素为结构式(Ⅰ)所述化合物。
所述方法包括:
1)结构式(Ⅱ)所述化合物葛根素与酰化试剂乙酰酐进行酰化反应生成结构式(Ⅲ)所述化合物;
2)结构式(Ⅲ)所述化合物在乙酸乙酯作为反应溶媒,氨水作为碱性试剂进行水解得到结构式(Ⅰ)所述化合物。
步骤1)所述的酰化反应为将葛根素和乙酰酐溶解到溶媒吡啶中,室温下搅拌1h,然后将混合物倒入冰水中,析出白色沉淀结构式(Ⅰ)所述化合物四乙酰葛根素。
所述葛根素与乙酰酐的摩尔质量为1:6~9。
所述吡啶的用量为葛根素质量的2~6倍。
步骤2)所述的氨水为氨质量百分比为12-14%的浓氨水稀释液。
步骤2)中的操作为将结构式(Ⅲ)所述化合物溶解到乙酸乙酯中,然后滴加氨水至反应终点,最后用HCl调pH值至中性。
四乙酰葛根素的合成方法得到的乙酸乙酯溶解四乙酰葛根素粗产品采用乙醇重结晶得到四乙酰葛根纯品。
所述重结晶的步骤为:
1)将乙酸乙酯溶解四乙酰葛根素粗产品在60℃以下条件,减压回收乙酸乙酯至干,得到四乙酰葛根素粗产品固体物;
2)将四乙酰葛根素粗产品固体物用在60℃条件下用95%乙醇溶解,得到四乙酰葛根素粗产品乙醇溶液;
3)四乙酰葛根素粗产品乙醇溶液;置于60℃水浴中,停止水浴加热,四乙酰葛根素粗产品乙醇溶液随水温降低,结晶,析出四乙酰葛根素晶体;
4)过滤四乙酰葛根素晶体重复步骤3)所述操作,得到四乙酰葛根素纯品。
所述结晶温度为1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9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移卡纸复合机钢辊自动刮胶装置
- 下一篇:用于商标材料生产的自动恒温料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