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挂式重力平衡重心可移动爬楼梯车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4640.6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6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庆元 |
主分类号: | A61G5/06 | 分类号: | A61G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重力 平衡 重心 移动 楼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电动攀爬楼梯的车,具体地说,它用双电机由残疾人、病人的陪护人员进行操控能上下楼梯,原地旋转、转弯并可携带一名人员和少量货物的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爬楼梯车一般都是由行星轮结构或履带藏在车下只有在上下楼梯时使用,在辅助人员的拖拉下正面下楼,而上楼则是背面,辅助人员倒着上楼还要不断地向后看很不方便,如不甚跌倒而电动车还在向上行走很容易伤人。转弯与平地行走都需辅助人员协助,所谓电动爬楼梯车的电动只起一种辅助作用,而且必须有专门人员进行陪护,只能乘坐一人。结构复杂,制作难度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正使用电力驱动,与现有电动爬楼梯车相比有如下优点,实现了正面上楼与正面下楼,如只是下肢残疾只要一人操作就可以,节省了大量的辅助人员。如不能自己操作辅助人员可坐在副座椅上进行操作随行。经常上下楼的地方可采用程序控制。整车体积小,(长1.05米X宽0.67米X高0.9米)易于操作,转弯半径小,可在(1.2米X1.2米)见方的原地360度旋转。最大楼梯攀爬角度45度。结构简单,无齿轮、链轮、箱体等复杂零件,易于制造,成本低廉。
其技术方案是:
1.利用主车架上与悬挂吊架连接孔为中心轴,利用与拉杆连接孔为偏心轴,利用车辆上下楼时对地平产生的角度,拉动偏心轴,偏心轴拉动拉杆,拉杆拉动与滑动杠连接的滑动座椅,滑动杠在悬挂吊架的滑动套筒内进行滑动,使座椅在上楼时前移,下楼时后移以改变重心点。
2.利用主车架上的中心孔与悬挂吊架连接,利用设在悬挂吊架下面的蓄电池与坐在滑动座椅上的人体自重与地面保持平行。上下楼梯时因重心移动,悬挂吊架会产生前倾和后仰,这时前后限位器将悬挂吊架托起,悬挂吊架仍保持与大地的平行。当楼梯角度大于40度小于45度时车架将悬挂吊架托起(倾角小于5度)。
3.主车架与副车架之间设有弹簧可以调节车的长短,车架与车叉之间设有减震装置。
4.左右前轮为两个电动机可分别驱动便于转向与原地旋转,前轮与后轮用履带连接,设有防前扑装置,为了上下楼更平稳和延长履带使用寿命还设有随动轮装置。
5.随动脚踏板安装在滑动座椅上,随着座椅向前或向后移动,随着前轮的向上抬起或下降而上升或回归原位。
6.配有可拆卸的副座椅,不用时安放在座椅背后的挂钩上,在平地副座椅可有两种安装形式,如主座椅上的人可以进行操作,副座椅安放在下面随乘人员相背而坐。如主座椅上的人不可以操作,副座椅安放在上面随乘人员可面向前方遥控操作。配有车筐可装载货物,并配有安全带。
附图说明
图1-5是本发明副座椅在上位的主、俯、仰、左、右视图。
图6-7是本发明的上下楼状态图。
图8-9是本发明副座椅的下位与卸下后的状态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11-12是本发明上下楼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图中,副车架20的车架管插入主车架11的套管内,管内装有压缩弹簧19可以调节车身的长短,主车架11的左右车叉各装有可以正反转的电机轮8,操纵左右手柄6,在电机轮8的驱动下通过履带10带动后轮21行走。如一电机轮断电便可实现车的左右转弯,如电机轮一正转,一反转可实现360度原地旋转。
主车架11上设有防前扑履带张紧装置4,当车刚开始下楼与上楼将到平台时放松防前扑履带张紧装置4,使履带10的上部拉紧下部放松,电机轮8开始随楼梯向下行走,这时随动轮15向两边打开,随动轮架在限位器18的限制下与履带10接触,以起到缓冲作用,增加履带10的拉力,不会产生死弯延长履带10的使用寿命,使电机轮8向下不会产生前扑,这时防前扑履带张紧装置4的弹簧24迫使履带10与电机轮8后轮21紧贴,当超过1/2的车体进入楼梯的坡道后拉紧防前扑履带张紧装置4,使履带10的上部向下压紧下部拉平,随动轮15在弹簧16的的作用下返回原位,使整车在楼梯上行走平稳尤走平地,不会产生跳跃。另外随动轮15的直径和安装角度可根据不同楼梯的角度和形状可以变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庆元,未经王庆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4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枸橼酸莫沙必利缓释片
- 下一篇:内镜缝合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