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银锭浇铸工艺中的除渣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81805.4 申请日: 2012-03-26
公开(公告)号: CN102589299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发明(设计)人: 宋幸福;陈志友;李伟;侯琼英;蔡光奇;朱传熙;陈维 申请(专利权)人: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F27D3/15 分类号: F27D3/15;B22D3/00
代理公司: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代理人: 饶建华
地址: 435005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用于 银锭 浇铸 工艺 中的 方法
【说明书】:

㈠.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贵金属浇铸工艺方面的改进技术,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银锭浇铸工艺中的除渣方法。

㈡.背景技术:银锭的生产方法是将电银粉装入石墨坩埚中,在中频炉感应电炉中加热溶化成液态,浇铸到银锭模中,成为15公分国标银锭。银金属在溶化过程中要吸入同体积30倍氧气,氧气在银液浇入模具中冷却时要放出氧气,如果银中氧气未脱出或脱氧不完全会造成银锭内部孔洞和疏松。在后期压延加工中,出现次品废品,要脱掉氧气必须加入脱氧剂脱氧。但脱完氧后,脱氧剂渣必须清除,捞干净,如果不捞干净会造成银锭内部夹渣和表面出现渣坑,造成银锭次品和报废。目前大多数厂家银锭浇铸脱氧除渣主要采用传统的木棒拔渣方法。木棒拔渣方法主要是在银液浇铸时加入脱氧剂后用木棒将银液中的脱氧渣拔出,以免影响银锭质量,同时木棒随着银的熔融而燃烧可以除去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银在空气中完全熔融时,能溶解约21倍体积的氧。这些氧在金属冷凝时放出形成“银雨”,造成细粒银珠的喷溅损失。来不及放出的氧气,则在银锭中形成缩扎、气孔、麻面等缺陷。加入脱氧剂形成的脱氧渣,采用木棒拔除时,会有部分银液和渣一同拨入渣斗,降低了银的直收率,而且这种方法除渣不彻底,容易造成夹渣现象,影响银锭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并且木棒拔渣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工人劳动强度大。

㈢.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传统银锭浇铸工艺中采用木棒拔渣除渣方法,劳动强度大,操作不安全,除渣不彻底,影响银锭质量等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银锭浇铸工艺中的除渣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法是:一种适用于银锭浇铸工艺中的除渣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⑴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成的捞勺,首先捞去坩埚中浮在银液上的浮渣;⑵在坩埚的上部开设一个浇铸口,在坩埚中放入一块加热至300℃的石墨砖块,该石墨砖块呈圆弧形,其外圆弧面与坩埚内壁相吻合,并在砖块外圆弧面上开有一条轴向布置的银水槽,采用导向卡将石墨砖块上的银水槽对正浇铸口布置,浇注时石墨砖块挡住更细的浮渣,而将纯净银液浇入银锭模中。

本发明中使用的奥氏体不锈钢捞勺,包括有勺头和勺把,勺头直径为160mm,深20mm,勺头底部钻有多个Φ5mm的筛孔。

本发明中所述石墨砖块的长×宽×高=150×60×40mm,石墨砖块上的银水槽断面呈半圆形,半径R≥6mm。

本发明中的捞勺是发明人使用十几种材料经过上百次实验,最后选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该勺既能耐1200℃高温,不会氧化烧蚀,并且不会污染银锭,不影响银锭化学成分的变化,其外型能符合坩埚弧型内壁的操作,能方便将银锭下面及坩埚壁上的脱氧剂渣捞取干净。

但对于直径小于2mm的脱氧剂渣粉沫和细小杂氧化物质仍然漂浮在银锭表面,采用捞勺很难清除彻底。如果杂质氧化物漂浮在银液表面不清除那么银锭外观有杂色沉着银锭表面的纯度达不到国家标一号银锭标准,影响后期银锭深加工,并且会造成银锭表面麻面和内部夹渣造成银锭不合格和后期银锭深加工出现缺陷,这两个问题在全国同行业都是难题。怎样解决这个难题,这需要一种1.比银锭比重小;2.不污染银锭;3.能耐1300度高温;4.不易氧化的物质。发明人经过几十次试验终于发现石墨砖能满足要求,将厚40长150宽60石墨砖一条长边做出成圆弧型备用。当电银锭粉熔化好后加入脱氧剂,脱完氧。用专用捞勺将脱氧剂渣捞出后,将烘烤到300度石墨放入坩埚中,稳定在浇铸口挡住浮渣,将纯净银液浇入银锭模中,即能生产出国标1号银锭,本发明解决了银锭生产上的一大技术难题。

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克服了传统拔渣容易造成银液飞溅,不安全,浪费银等问题,除渣彻底,大大提高了银的直收率及银锭质量。作为一种贵金属的工艺改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捞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捞勺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石墨砖块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石墨砖块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导向卡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导向卡的左视图。

图中:1—勺头,2—勺把,3—筛孔,4—石墨砖块,5—外圆弧面,6—银水槽,7—导向卡。

㈤.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8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