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茚虫威和ZJ3265的杀虫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1290.8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0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许天明;邢家华;姬文娟;袁静;郑志文;黄红英;孔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38 | 分类号: | A01N47/38;A01N47/34;A01P7/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茚虫威 zj3265 杀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茚虫威和ZJ3265复配而成的高效低毒农药组合物及其杀虫剂。
背景技术
农业害虫的抗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害虫化学防治的的延续、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学使用农药,害虫抗性日益严重,产生抗性的害虫种类不断增多。特别是对农业生产为害严重的鳞翅目类害虫,抗性程度较高,抗性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同时,高强度的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和农民用药成本增加等,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开发高效、低毒、环保的杀虫剂农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茚虫威(indoxacarb ),属恶二嗪类新型高效杀虫剂,是以钠通道为主要靶标,对神经元nAchRS 及GABA 受体等具有多重作用的新型绿色农药,具有高效、高选择性、低残留等特点。与其它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可有效防治粮、棉、果、蔬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
ZJ3265,是浙江省化工研究院自行研制的新型杀虫剂 ,结构式如下(I)所示:
(I)
该药类似于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杀虫剂,主要通过害虫取食进入其体内发生胃毒杀死害虫,触杀作用较小,无内吸作用,对于各龄期的靶标害虫、幼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昆虫取食后该药进入虫体,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阻断害虫神经元轴突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不能通过轴突膜,进而抑制神经冲动使虫体过度的放松,麻痹,几个小时后,害虫即停止取食,一至三天内死亡,可以有效地防治各种鳞翅目害虫及某些鞘翅目的幼虫、成虫,还可以用于防治蚂蚁、白蚁、蝇类、蝉螂等害虫。与菊酯类或其他种类的化合物无交互抗性。对哺乳动物无神经毒性,对鸟类的急性毒性低,对蜜蜱低危险,由于在水中能迅速水解和光解,对水生生物无实际危害。
茚虫威和ZJ3265单一使用时用药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且长期单一使用必将造成害虫抗性程度不断增加。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害虫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茚虫威和ZJ3265的混配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小菜蛾、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类害虫目前尚无报道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且持效期长、可有效防治农作物鳞翅目类害虫,有利于害虫的综合治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农业害虫的杀虫组合物,含有两种活性成分,第一种活性成分为茚虫威,第二种活性成分为上述结构式(I)所示的(E+Z)-2-[2-(4-氰基苯)-1-(3-三氟甲基苯)亚乙基]-N-(4-二氟甲氧基苯)联氨羰草酰胺,所述第一种活性成分与第二种活性成为的重量比为20:1~1:20。
上述一种活性成分与第二种活性成为的重量比优选为5:1~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农业害虫的杀虫剂,以重量计含有5~90%上述杀虫组合物,其余为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助剂。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杀虫剂中含有5~40%的上述杀虫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载体可以是固体或液体,通常用于配制杀虫剂组合物的任何载体均能使用。
合适的固体载体包括:矿物类,植物类,合成填料类和无机盐类。其中矿物类包括硅酸盐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氧化物类。硅酸盐类例如高岭土,海泡石,珍珠陶土,蒙脱土,云母,蛭石,叶蜡石,滑石。碳酸盐类例如:碳酸钙,白云石。硫酸盐类如硫酸铵,硫酸钠,硫酸钙。氧化物类如生石灰,镁石灰,硅藻土。植物类例如:柑橘渣,玉米棒芯,谷壳粉,稻壳,大豆秸粉,烟草粉,胡桃壳,锯木粉。合成填料类如沉淀碳酸钙水合物,沉淀碳酸钙,白炭黑。无机盐类例如氯化钾,氯化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2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