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桑围边速生栽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0455.X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平;冯永德;范小敏;柯皓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2 | 分类号: | A01G17/02;A01G7/06;A01G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张堰黎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桑围边 速生 栽培法 | ||
1.一种果桑围边速生栽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丛植法”定植;2)品种嫁接;3)“挑芯断梢法”快速养型;4)树型管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桑围边速生栽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丛植法”定植是:按照窝距×行距为0.6×0.4米的规格,在地块周边,呈“△”形错窝定植,“△”形三边等距为0.2米,三株位于“△”形的三顶点,每窝丛植3株,每亩丛植400~800窝,共1200~2400株;
所述品种嫁接是在每根枝条对接2芽;
所述“挑芯断梢法”快速养型包括:
挑芯,嫁接后次年,嫁接芽开始萌动生长,在“鹊口期”至第一张幼叶展开这段时期,用竹签或尖锐物品将芽芯挑断,阻断芽芯抽条长成新梢,芽芯受到挑断损伤后,腋芽萌发生长,发出多个芽条,保留2个健壮和着生位置好的芽条生长形成第一级支干;
断梢,挑芯后待新梢长出15~20厘米高,掐去梢尖,进行断梢,促使腋芽萌发,快速养成第二级支干,养成“2叉4枝8丫”的树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果桑围边速生栽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型管护是每三年一“小腰”,保持树体高度0.6~0.7米,树型呈“2叉4枝8丫”分布,保证每亩有收获枝6000~8000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桑围边速生栽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丛植法”定植包括:当实生幼苗真叶长到3~4片时为移栽适期,定植前应翻挖平整土地,采用开沟或挖窝的方式,施底肥,在底肥上盖土10~14厘米,再用地膜覆盖,将实生苗按规格栽入地中,雍土压紧,栽后立即施定根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桑围边速生栽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品种嫁接包括:在桑树休眠期到桑树发芽前进行,在主干离地10~15厘米选择表皮光滑处,采用切皮芽接,用嫁接刀对接2芽,用薄膜条包扎严实,只露芽尖在外,2芽上下相距5~6厘米,然后将上部枝条呈45度角剪去,剪口平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045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地螺栓
- 下一篇:用于调整臂上的盖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