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碰锁和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9354.0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6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庆;王志山;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9/00 | 分类号: | E05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碰锁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碰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碰锁和一种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碰锁具有结构简单,开关方便的特性。目前,在工程机械驾驶室中,特别是骨架覆板式驾驶室,如压路机驾驶室,为保证驾驶室的通风,以及操作人员操作时有将头伸出驾驶室观察工况的需要,通常驾驶室上都设计有能开启的活动玻璃窗,为保证玻璃窗开启后能可靠固定,需要关闭时能方便快捷地脱离固定装置,这就牵涉到应用车窗碰锁的问题。随着市场需求的进步,顾客越来越趋向于要求工程机械驾驶室拥有全方位大范围玻璃覆盖,以保证视野最大化,通常导致活动玻璃窗开启后只能选择固定在驾驶室侧面玻璃上,这就要求碰锁锁体和锁头全部都装配在玻璃上。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碰锁,一种为全钢铁结构,碰锁刚性太强,在碰锁锁头碰入瞬间和工程机械工作时,无法缓冲玻璃上的震荡,活动玻璃易碎;另一种内部结构原理复杂,需多次利用斜面转换内部构件的运动方向来实现开启,容易出现卡滞导致无法自动回位的故障。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碰锁,可以使碰锁的结构更为简单、可靠、安全,开启和回位顺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碰锁安全性低、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碰锁,可以使碰锁的结构更为简单、可靠、安全,开启和回位顺畅。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碰锁,包括:锁芯、壳体和锁柱,其中,所述锁芯包括:轴套、卡柱、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和限位机构;所述轴套为管状结构,所述轴套上开有卡槽,且所述轴套上设置有顶出结构;所述卡柱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轴套之间,所述卡柱的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可插入所述卡槽、以锁止插入所述轴套中的锁柱,且所述卡柱的本体可在所述轴套旋转时被所述顶出结构顶起、使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松开所述锁柱;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卡柱之间、使所述卡柱保持与所述轴套贴紧的趋势;所述限位机构套设在所述轴套上,可阻止所述卡柱轴向旋转。在该技术方案中,将轴套的轴向旋转转化为卡柱的直线往复运动,以锁止或松开锁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锁柱的一端插入所述轴套中,且另一端设置在缓冲结构上;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使所述锁柱被所述卡柱锁止时,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可与所述缓冲结构接触。在该技术方案中,对锁柱与轴套的插入、锁止过程进行缓冲,避免用户用力过度时,造成如安装该碰锁的玻璃窗发生损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顶出结构的截面的外轮廓线由多段圆心不重合的圆弧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锁芯包括多个所述卡柱,且多个所述卡柱均匀设置于所述轴套的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一凹槽,通过将所述卡柱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可阻止所述卡柱轴向旋转。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端盖上的第一凹槽,对卡柱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制,使其能够完成直线往复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二凹槽,通过将所述卡柱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可阻止所述卡柱轴向旋转。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卡柱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制,使得该限制更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壳体向内凸出形成锁柱容纳结构,所述锁柱容纳结构位于所述轴套内部、可容纳所述锁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旋钮,所述轴套的一端穿过所述壳体后与所述旋钮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旋钮与所述轴套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销孔,且所述旋钮与所述轴套通过贯穿所述销孔的销轴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碰锁。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使碰锁的结构更为简单、可靠、安全,开启和回位顺畅。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碰锁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碰锁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碰锁的锁芯组装示意图;
图4是碰锁锁止时去掉限位机构、旋钮和锁销后的壳体内部构件的左端向视图;
图5是碰锁打开时去掉限位机构、旋钮和锁销后的壳体内部构件的左端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93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