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5781.1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炫熙;黄俊闵;陈世鹏;薛清全;林立凡;廖文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3/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光线部分穿透且部分反射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者科技日新月异,发光装置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从早期大量使用钨丝灯泡作为发光装置,现已进步到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发光装置。使用LED作为发光装置具有省电、体积小以及发光亮度更亮等优点。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发光装置的示意图。发光装置1包括一发光二极管(LED)单元11,并利用导光柱12引导光线(如箭头所示)。导光柱12为实心的透光结构,且具有一反射面121,并将导光柱12设置于LED单元11发射光线的路径上,使得LED单元11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光柱12的反射面121反射后射出。
然而,由于导光柱12其具有的光学性质会使得LED单元11所发出的光线被局限于导光柱12内部而造成损失,亦即出光无法完全有效地利用。因此,即使设置有反射面121以反射增加LED单元11所发出的发光量,但由于导光柱12已造成LED单元11的出光局限于导光柱12内部而造成损失,因此亦无法改善增加发光装置发射至外部的发光量。
此外,LED单元11亦具有光线照射范围较小,容易产生室内光线亮度不足的问题。而为使LED单元11的发光强度达至足以用于室内照明的话,其发光效率也会下降到比荧光灯更差(比荧光灯耗电)。亦或者,为了要改善光线照射范围较小,致使设置于室内的LED单元11其光线亮度不足的问题,势必要增加设置发光装置的数量。然而,此亦将造成设置发光装置的成本、维护发光装置的人力以及用电量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部分穿透且部分反射的发光装置,可有效使得发光装置所发出的光线更有效地利用并可发出大角度的光线。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电路基板、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以及一部分穿透部分反射的光学部件。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及光学部件设置于电路基板上。光学部件具有至少一反射面使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射出至光学部件的光线部分穿透且部分反射。
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光学部件为可透光材质制成;光学部件亦可为不透光材质制成,且具有至少一开口,同样可达到使光线部分穿透且部分反射的效用。
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光学部件的反射面由至少一平面、至少一曲面或其组合所构成。反射面可由单一或多个平面或曲面构成,亦即,反射面包含单一平面、单一曲面、多个平面、多个曲面、单一平面结合单一曲面、单一平面结合多个曲面、多个平面结合单一曲面、多个平面结合多个曲面等的不同组合方式。
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反射面的全部或部分为平滑面、粗糙面或其组合。亦即,反射面包含全部为平滑面、部分为平滑面、全部为粗糙面、部分为粗糙面、部分为平滑面结合部分为粗糙面等的不同组合方式。
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发光装置更可包括一灯泡基座,电性连接电路基板。
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发光装置还可包括一灯罩,连接于灯泡基座的周缘,且灯罩包覆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及光学部件。其中,灯罩可包含荧光材料,亦即可于灯罩掺杂荧光粉体,用以调变发光二极管单元所发出的光色。
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光学部件的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之间的角度可大于120度。
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光学部件可设置于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的几何中心位置。
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投影方向上,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可对应邻近设置于光学部件的周缘。
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可发出不同的光色。
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可呈规则配置,或者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可呈不规则配置。
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单元可包含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晶粒(LED die)或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封装体(LED package)。
本发明亦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电路基板、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一灯泡基座、一灯罩以及一部分穿透部分反射的光学部件。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设置于电路基板上。灯泡基座电性连接电路基板。灯罩连接于灯泡基座的周缘,且灯罩包覆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光学部件连接灯罩,且具有至少一反射面使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射出至光学部件的光线部分穿透且部分反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5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