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轮及采用该叶轮的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4724.1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义 |
主分类号: | F01D5/14 | 分类号: | F01D5/14;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采用 动力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叶轮及采用该叶轮的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的风力、水力、太阳能、核电等发电站,几乎都是通过各种外力来驱动叶轮转动来发电,而现有的叶轮产生的发电效率不高,而通过电动机驱动叶轮转动的电动设备的能耗也很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叶轮,使采用该叶轮的发电设备发电效率提高,而采用该叶轮的电动设备的能耗降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叶轮,所述叶轮壳体内部设有中空供流体通过的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上设有导入口和导出口与外界相通。
其中,所述的叶轮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外壳之间为流体通道;所述的流体通道在叶轮壳体内部的整体或局部设置;所述流体通道通过外壳或内壳上设置的多个导入口和至少一个导出口与外界相通。
其中,所述流体通道内设有扰流结构,所述扰流结构为沿流体通道通过路径的凹凸流体形、波浪形或多个重复排列的弧形。
其中,所述流体通道内设置有螺旋导气圈,所述螺旋导气圈的螺旋形状延长流体经过的路径。
其中,所述叶轮壳体内的流体通道为至少一层相通的结构,各层流体通道内流体经过的路径不同而产生压力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位于电机转轴上的叶轮,所述叶轮采用上述的叶轮结构。
其中,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吸气电机、通管和吸气管;所述通管位于所述叶轮的流体通道内,所述流体通道内还设有内部导出口;所述的内部导出口通过通管与吸气管与吸气电机相通。
其中,所述叶轮数量有多个,所述多个叶轮沿轴向排布于所述电机转轴上。
其中,所述转轴在轴向上分为多段,所述多个叶轮分别固定于一段转轴上,所述转轴的至少一段与其他段转轴为同轴心设置,同轴不同速。
其中,所述电机为发电机或电动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叶轮壳体内设置流体通道,且设置与流体通道相通的导入口、导出口,叶轮旋转时,在离心力强大引力作用下,使壳体内外之间产生很大流体压力差,在很大流体压力作用下,增加叶轮旋转的推动力,从而使发电机发电效率提高,电动机能耗降低。
进一步,在流体通道内设通管,与吸气管和吸气电机相通,在强大的吸力作用下使内外壳之间形成更大的压力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A-A截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发电设备/电动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动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基于本发明思想的一种车轮内设置的发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结构中螺旋导气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结构中发电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电动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基于本发明思想的一种水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基于本发明思想的一种电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基于本发明思想的另一种电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结构中螺旋导气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所示结构中导气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2所示结构的一改进实施例。
图中各部件及标号对应关系如下:
罩体2,叶轮3,电机4/发电机4,吸气电机5,车轮6,支撑杆201,排气口203,进气口202,导入口301,导出口302,内壳303,外壳304,流体通道305,扰流面306,螺旋导气圈307,通气口308,叶轮室309,弧形导气条310,导气室311,格形通口312,隔板313,导气环314,通管315,内部导入口316,隔板317,定子401,转子402,连接件403,轮毂电机404,吸气管501,中空罩502,中空转轴503,出气口504,外轮601,轮辋602,轮毂6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义,未经朱晓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4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婴幼儿成长睡袋
- 下一篇:真皮绒面革立体印花浆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