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印章实现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4401.2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2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临;张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书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00 | 分类号: | G06F21/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东丽区天津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印章 实现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签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印章实现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签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签名技术可以保证文件不可篡改,但电子签名技术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而且使用起来并不直观,也不符合一般的使用习惯和体验,于是逐渐产生了电子印章技术。
电子印章是电子签名的应用和表现形式,电子印章技术以先进的数字技术模拟传统实物印章,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子签名变成了符合传统习惯和体验的印章/签字,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文件与加盖实物印章/签字的纸张文件具有相似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电子印章的表现形式是公章、签名等传统上用于确认文件有效性的图形、图像,其管理、使用方式符合实物印章的习惯和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印章实现方法和系统,更加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印章实现系统包括:
指纹采集识别设备,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指纹章签章设备,外接指纹采集识别设备,当需要对文档盖章时,接收来自指纹采集识别设备的指纹信息的采集结果,根据采集到的指纹信息,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用户预存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获取相应的用户私钥;利用用户私钥对文档信息和采集到的指纹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第一签名结果;利用制章人私钥对用户公钥和预存的指纹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第二签名结果;把第一签名结果、采集到的指纹信息、第二签名结果合并形成电子指纹印章数据;
文档处理设备,用于当需要对文档进行盖章时,根据来自指纹章处理设备的电子指纹印章数据,将采集到的指纹信息显示在文档中。
一种电子印章实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指纹采集识别设备的指纹信息的采集结果;
根据采集到的用户的指纹信息,比对该用户预存的指纹信息,判断两者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获取该用户的私钥;
利用用户私钥对文档信息和采集到的指纹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第一签名结果;
利用制章人私钥对用户公钥和预存的指纹信息进行签名,得到第二签名结果;
把第一签名结果、采集到的指纹信息、第二签名结果合并形成电子指纹印章数据。
由于指纹章使用时需要提取和比对个人的指纹,所以在使用上可以保证本人自由使用,同时防止他人盗取使用。在盖章时使用者需在指纹采集设备上按压,采集到指纹图片在文档中指定位置显示,这模拟了现实中“按手印”的行为,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印章实现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印章盖章方法的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章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盖指纹章后文档信息存储结构图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印章验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印章的实现方法,以提供新的电子印章方式。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利用自然人的指纹信息,将其与个人私钥绑定使用,并将两者结合形成电子印章,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在在盖章时给使用者近似“按手印”的使用体验。
之所以可以将人的指纹与个人私钥绑定,是因为人的指纹独一无二,并且它们的复杂度足以提供用于鉴别的足够特征。指纹除了具有唯一性外,还具有遗传性和不变性,除非是植皮或者深达基底层的损伤,否则指纹是不会变的。因此指纹可以标识个人身份。
具体来说,将指纹和个人私钥绑定的过程可以是:用用户的个人指纹信息对用户的个人私钥进行安全防护,只有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与用户预存的个人指纹信息一致,才可以使用用户的个人私钥。这样可以避免私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使用。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预存有用户私钥和个人指纹信息,只有被采集用户的个人指纹用预存的个人指纹信息对应上,才可以提取出用户私钥。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印章实现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指纹采集识别设备、指纹章签章设备以及文档处理设备构成。
其中,指纹采集识别设备,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书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书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4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