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编码方法、系统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0784.6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2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贾明;谭仕能;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编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编码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多入多出)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发射功率的条件下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已经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WiMAX等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预编码是MIMO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信道预均衡技术。在发射机端根据信道信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可以使信号在经过信道之后获得更好的信噪比,进而在接收机端获得较好的性能。常用的预编码算法包括线性和非线性两类,其中线性预编码是指预编码处理可以通过线性运算实现,通常实现起来比较简单。而非线性预编码是指预编码过程中存在非线性的运算,实现起来比较复杂,但通常也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有些非线性预编码算法,例如THP(Tomlinson-Harashima precoding,汤姆林森-哈拉希玛预编码)、VP(Vector Perturbation,矢量微扰)等,其中的一些处理步骤可能会使待发送信号的功率增大,必须要进行功率限制操作。在当前所使用的非线性预编码算法中,都是使用求模操作进行功率限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估算误差、外界干扰等因素,求模操作通常会造成信号的性能损失。
以基于QR分解的ZF-THP(Zero-Forcing Tomlinson-Harashima precoding,迫零汤姆林森-哈拉希玛预编码)为例进行说明。图1是现有的一种基于ZF-THP的发射机侧预编码方法的原理图,图2是与图1对应的接收机侧预编码方法的原理图。求模操作相当于在信号上增加一个求模偏移量,使求模后的信号的幅度不超过目标上限。但是这个求模偏移量必然会对信号产生干扰,即使在接收机侧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与求模操作完全相同的求模恢复操作,由于反馈以及信道估计的不理想以及噪声和干扰的影响,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求模操作的影响,因此会对信号传输造成性能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一种预编码方法、系统和装置。可在限制功率的同时尽量减小功率限制操作对信号传输造成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编码方法,包括:
对待发送信号进行预编码前序处理,所述前序处理使待发送信号的功率增大;
根据选择规则选择功率限制算法;
根据所选的功率限制算法对前序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功率限制操作;
根据功率限制操作后的信号生成预编码后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预编码方法,包括:
接收发射机发送的求模信息;
根据所述求模信息判断发射机是否对预编码前序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了求模操作,若判断为是,则对所接收信号进行求模恢复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射机,包括:
预编码前序处理模块,用于对待发送信号进行预编码前序处理,所述前序处理使待发送信号的功率增大;
功率限制算法选择模块,用于根据选择规则选择功率限制算法;
功率限制模块,用于根据所选的功率限制算法对前序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功率限制操作;
预编码后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功率限制操作后的信号生成预编码后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收机,包括:
求模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射机发送的求模信息;
求模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求模信息判断发射机是否对预编码前序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了求模操作;
求模恢复模块,用于当求模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对所接收信号进行求模恢复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预编码系统,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所述发射机包括:
预编码前序处理模块,用于对待发送信号进行预编码前序处理,所述前序处理使待发送信号的功率增大;
功率限制算法选择模块,用于根据选择规则选择功率限制算法;
功率限制模块,用于根据所选的功率限制算法对前序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功率限制操作;
预编码后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功率限制操作后的信号生成预编码后的信号。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不同情况下自适应选择不同的功率限制算法,不仅控制了发射功率以符合硬件条件的限制,还尽可能地减小了功率限制操作引起的对传输信号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0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