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注塑产品产生气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9557.1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2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魏嘉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盛包装(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注塑 产品 产生 气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产品的生产,尤其是涉及一种改善注塑产品产生气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塑料粒子加热熔解及在注塑机螺杆内搅动时易产生气泡,在注射成型时若树脂由壁薄处流向壁厚处,末端易出现树脂流速不足过快冷却的现象,部分气泡未能及时排出即凝固在产品中。气泡在透明产品中极易显示,影响外观效果,且含有气泡的产品本身牢固度也较差,受到外力容易开裂。以往可通过更换原料来改善该问题,但更换原料对产品颜色有一定影响,且一系列功能尺寸及材质稳定性需重新测试,耗费周期较长。本发明主要从产品设计结构上作改进,解决气泡问题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靠性强、制造方便的改善注塑产品产生气泡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善注塑产品产生气泡的方法,所述的注塑产品包括底座、封口盖,所述的底座和封口盖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转轴连接,所述的底座中间设有密封块,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密封块的厚度加大至与底座的厚度相同,将树脂在注塑机中注塑成型,树脂进料的灌点设置在密封块处。
所述的密封块的形状与封口盖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的密封块中间设有开口。
所述的底座、密封块、封口盖的厚度相同。
气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树脂由壁薄处流向壁厚处,末端出现树脂流速不足过快冷却的现象,部分气泡未能及时排出已凝固在产品中。本发明所述改善注塑产品产生气泡的方法,是将树脂注入点即产品灌点所在处壁厚加大使之与树脂流向末端处壁厚相同,以保证树脂注入产品末端时仍能保持一定的温度,不至于过快冷却,气泡可以及时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解决产品气泡问题,保证产品外观美观及牢度功能。
二、维持现有原料,免去因原料变更所需重复进行的尺寸,功能及稳定性测试等以及由此产生的产品变色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改善注塑产品产生气泡的方法,所述的注塑产品包括底座1、封口盖3,所述的底座1和封口盖3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转轴4连接,所述的底座1中间设有密封块2,该方法是将密封块2的厚度加大至与底座1的厚度相同,将树脂在注塑机中注塑成型,树脂进料的灌点5设置在密封块2处。
所述的密封块2的形状与封口盖3的形状相匹配(密封块为整个面,如图中密封块2所示)。所述的密封块2中间设有开口6。
所述的底座、封口盖的厚度相同(底座1与密封块2的厚度相同)。
将原有的产品壁薄处密封块2加厚直至与产品壁厚处即底座和封口盖厚度相同,故注塑成型时,树脂由灌点5出进料,由密封块2流向底座和封口盖时流速均匀,树脂仍能保持一定的温度,不至于过快冷却,气泡可以及时排出,从而改善原先在易产生气泡面所出现的气泡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盛包装(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曼盛包装(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机机械手抓取制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料杆与产品的自动分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