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鹅、鸭肥肝热摘取连续冻结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9158.5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君;闽薇;张常荣;刘成;郭丽艳;张智中;刘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维迪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1/06 | 分类号: | A22C21/06;A22C2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22103 | 代理人: | 鞠传龙 |
地址: | 135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鸭肥肝热 摘取 连续 冻结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禽类肥肝热摘取连续冻结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鹅、鸭肥肝热摘取连续冻结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经填肥的鹅鸭肥肝脂肪含量高(超过60%),质软易碎,摘取肝时容易碰坏肥肝的完整结构,所以为保证肥肝的完整性,大家通常是将屠宰后的鹅鸭,脱毛后在(-2-+4℃)冷却10-12h,待肥肝凝固后再摘取,此方法需要占据较大的冷藏空间,速度慢,耗能量大,冻结速度慢,导致脂肪细胞破裂,加工时细胞液外流而损失肥肝养分等缺陷,是多年来一直困扰肥肝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摘取鹅、鸭肥肝工艺中存在的肥肝加工效率低、耗能大、养分流失率高和食品安全无法保证等缺陷,而提供的一种鹅、鸭肥肝热摘取连续冻结工艺。
本发明为一种鹅、鸭肥肝热摘取连续冻结工艺,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所述:
第一步:对毛鹅、鸭进行验收检验,检验合格的毛鹅、鸭吊挂在屠宰线的挂钩上后用20-36伏的直流电压进行电击,电晕后的毛鹅、鸭进行割杀放血;
第二步:割杀放血后的毛鹅、鸭放入到浸烫池内进行浸烫,浸烫池的水温为60-62℃,浸烫时间为8min,浸烫后的毛鹅、鸭从浸烫池内输出后进行打毛,打毛后的鹅、鸭进行粘蜡、脱蜡处理后进行宰后检验;
第三步:把宰后检验合格的鹅、鸭成倒三角形两脚分别倒挂在屠宰线的挂钩上,使鹅、鸭的腹部朝上,在鹅、鸭的腹部上切开一“T”型口使内脏充分裸露出来,用一只手把内脏中的肠管下压剥离,用另一只手沿肥肝下缘伸至肝门静脉处,用食指和中指夹住肝门静脉,向外拖拉,即可把肥肝摘取;
第四步:将摘取下的肥肝,进行去胆后放在0℃的水中漂洗、冷却3分钟后,捞取放入模具盒内定型保护,连同模具盒一同放在单体速冻机的网带上,在-48℃条件下冻结40分钟;
第五步:将速冻好的肥肝进行装袋、真空封口、分级、称重和金属探测后放在-18℃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冷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工艺,生产周期可从12小时降到1小时内完成,比传统工艺方法时间缩短了10倍,节能40%;
2、本发明所述工艺在热摘取肥肝后,再配合单体速冻机,即可实现连续化、大规模生产,从取肝到速冻好仅需1h,而且极大地控制了微生物的繁殖,超低温度冻结使肥肝迅速通过冰晶期,达到快捷、保质,节能,减少养分损失,另外使用模具盒进行肥肝的定型,使生产出的鹅、鸭肥肝形状统一,完全能够实现大规模连续化生产;
3、使肥肝的脂肪渗出率减少,降低脂肪渗出率的幅度为50%,养分保有率提高15%;
4、加工后的肥肝细菌总数比国家标准(GB16869)降低100倍,食品安全性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鹅、鸭肥肝热摘取连续冻结工艺,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所述:
第一步:对毛鹅、鸭进行验收检验,检验合格的毛鹅、鸭吊挂在屠宰线的挂钩上后用20-36伏的直流电压进行电击,电晕后的毛鹅、鸭进行割杀放血;
第二步:割杀放血后的毛鹅、鸭放入到浸烫池内进行浸烫,浸烫池的水温为60-62℃,浸烫时间为8min,浸烫后的毛鹅、鸭从浸烫池内输出后进行打毛,打毛后的鹅、鸭进行粘蜡、脱蜡处理后进行宰后检验;
第三步:把宰后检验合格的鹅、鸭成倒三角形两脚分别倒挂在屠宰线的挂钩上,使鹅、鸭的腹部朝上,在鹅、鸭的腹部上切开一“T”型口使内脏充分裸露出来,用一只手把内脏中的肠管下压剥离,用另一只手沿肥肝下缘伸至肝门静脉处,用食指和中指夹住肝门静脉,稍用力向外托拉,即可把肥肝摘取;
第四步:将摘取下的肥肝,进行去胆后放在0℃的水中漂洗、冷却3分钟后,捞取放入模具盒内定型保护,连同模具盒一同放在单体速冻机的网带上,在-48℃条件下冻结40分钟;
第五步:将速冻好的肥肝进行装袋、真空封口、分级、称重和金属探测后放在-18℃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冷藏。
上述步骤中的浸烫池、速冻机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因此具体型号和规格没有进一步进行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维迪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维迪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1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