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配药方法及其配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8276.4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9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董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兰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配药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塑料液体瓶的简易配药方法及其配药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有医疗中对输入液体的配药方法,均是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少量液体注入盛装粉针剂的药瓶中,待药粉充分溶解后,再用注射器回抽、注入液体瓶中。上述传统配药方法,存在药物浪费、过程繁琐、容易污染等不足。针对上述不足,本申请人曾公开了一种用于粉针剂的配药方法及其配药装置(申请号:201120293036.5,申请日:2011年08月12日),该配药方法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注射器配药方法的不足,并适用于玻璃或其它各类液体瓶,但实现该配药方法须用专用蠕动泵驱动,同时配药装置含蠕动软管及连接嘴等,针对某些配药需求(如广泛使用的软塑料液体瓶)而言,结构相对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某些配药需求(如广泛使用的软塑料液体瓶)提供更简易的配药方法,进一步满足临床需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对某些配药需求(如广泛使用的软塑料液体瓶)提供更简易的配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简易配药方法,首先建立药瓶与软塑料液体瓶之间密闭的循环通道,将软塑料液体瓶倒置于药瓶的上方,利用挤压软塑料液体瓶产生驱动力,挤出软塑料液体瓶中的液体进入到药瓶中溶解药粉;再将药瓶倒置于软塑料液体瓶的上方,再次挤压软塑料液体瓶,将软塑料液体瓶中的空气注入药瓶中,回吸药瓶中的药液进入到软塑料液体瓶中;完成将药瓶中的药粉转移到软塑料液体瓶中的配药过程。
.一种实现上述简易配药方法的配药装置,该配药装置由一双通道置换针构成,该置换针两端尖锐,一端为插入软塑料液体瓶端,设有液体瓶进孔和液体瓶出孔,另一端为插入药瓶端,设有药瓶进孔和药瓶出孔,液体瓶出孔与药瓶进孔贯通构成第一通道,药瓶出孔与液体瓶进孔贯通形成第二通道。
所述的置换针腰部设限位凸环,以限定置换针两端分别通过瓶塞插入药瓶和软塑料液体瓶内部时的位置,即限定置换针插入软塑料液体瓶的一端,其长度小于软塑料液体瓶液面与其瓶塞之间的间距;限定置换针插入药瓶的一端,其药瓶出孔设在紧邻药瓶的瓶塞处。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简易配药方法及其配药装置,与传统注射器配药方法相比,操作简单,有效避免了针头反复在空气中暴露和将病房不洁空气注入液体瓶情况发生;与本申请人曾提供的“一种用于粉针剂的配药方法及其配药装置(申请号:201120293036.5,申请日:2011年08月12日)”相比,无需专用蠕动泵驱动,省去了蠕动软管及连接嘴,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配药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配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1、图3-2、图4-1、图4-2分别为本发明配药方法顺序示意图
图中:B-液体瓶;b-药瓶;Z-注射器;1-置换针;2-第一通道;3-第二通道;4-液体瓶进孔;5-药瓶出孔;6-药瓶进孔;7-液体瓶出孔;8-限位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传统配药方法示意图。配液过程需先用注射器Z从液体瓶B中抽吸少量液体注入药瓶b中溶解药粉,待药粉溶解后,再用注射器Z从药瓶b中回抽溶解液注入到液体瓶B,完成配药。整个过程不仅复杂,而且高浓度粉针剂溶解液会在药瓶b和注射器Z中残留造成浪费,同时注射器Z针头反复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污染。
图2为本发明配药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发明配药装置是由一特殊的双通道置换针1构成,该置换针1为一体式结构,两端尖锐,一端为插入软塑料液体瓶B端,设有液体瓶进孔4和液体瓶出孔7,另一端为插入药瓶b端,设有药瓶进孔6和药瓶出孔5,液体瓶出孔7与药瓶进孔6贯通构成第一通道2,药瓶出孔5与液体瓶进孔4贯通形成第二通道3。置换针1的腰部设有限位凸环8,限位凸环8与第一通道2、第二通道3垂直设置,限位凸环8用来限定置换针1两端分别通过瓶塞插入药瓶b和软塑料液体瓶B内部时的位置,即限定置换针1插入软塑料液体瓶B的一端,其长度小于软塑料液体瓶B液面与其瓶塞之间的间距;限定置换针1插入药瓶b的一端,其药瓶出孔5设在紧邻药瓶b的瓶塞处。该配药装置与申请人曾提供的一种用于粉针剂的配药方法及其配药装置(申请号:201120293036.5、申请日:2011年08月12日)相比,省去了蠕动泵、蠕动软管及连接嘴,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醋酸钴溶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腌制泥螺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