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可吸收骨创面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7344.5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7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邢飞;宋祥锐;沈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奥托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64 | 分类号: | A61L15/64;A61L15/20;A61L15/26;A61L15/28;A61L1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吸收 创面 止血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吸收的骨创面止血促愈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无菌骨蜡是医疗中骨科、胸外科和神经外科等手术中骨松质止血必不可少的辅料,主要是依靠其特有的硬度、韧度和粘度以机械填塞作用达到止血的目的。目前国内很多医院自产自用,没有统一的配方和标准,多采用蜂蜡和凡士林,蜂蜡、精致麻油和水杨酸,蜂蜡、花生油和阿司匹林等。它们大多数达不到理想的硬度、韧性和粘度,止血效果较差。国内市场主要的产品有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医用骨蜡,我国沈阳军区总医院研制的医用无菌骨蜡(专利号00110393.8)于2003年获得SFDA的批准。但无论是医院自产的骨蜡亦或是美国强生公司和沈阳军区总医院研制的骨蜡,虽然其均可达到止血效果,但其都是不可降解而作为永久异物滞留在人体内,他们在不可降解性上与传统的骨蜡没有本质的不同,由此产生骨不连、细菌感染和排斥反应等并发症。
中国专利200610093091.3公开的一了种水溶性骨蜡及制备方法,其包括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和乳化剂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该骨蜡的特点是通过提高其溶解度而加速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共聚物在体内的溶解和排除,但异物反应依然存在,降解速度慢,降解周期长。
中国专利200510035251.4公开了另一种用来替代骨蜡的医用止血材料,其制备方法是由低分子量聚-DL-乳酸或聚-L-乳酸或聚乙醇酸类共聚物/混合物经过融融缩聚反应组成的基体材料及由聚醚二醇或聚醚三醇或高分子量聚乳酸或高分子量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或高分子量己内酯丙交酯共聚物或高分子量己内酯乙交酯共聚物组成的辅料,基体与辅料通过熔融共混制备而成。该止血材料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虽然可被人体降解和吸收,但在人体内的降解周期较长。
德国专利3229540.5公开了一种可吸收性骨蜡的制备方法,该骨蜡的成分是由羟基羧酸组成的低分子量聚酯,分子量为200-1500道尔顿。按照该专利,要加入单官能团和/或者双官能团的羟基,或者羧基,或者酸酐,或者胺类化合物用做分子量控制剂。其主要存在弹性和延展性差,另外还残留部分未反应的单体,从而对人体组织刺激较大。
美国5143730公布了一种可吸收骨蜡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低分子量的聚乙醇酸或者低分子量的聚乳酸中加入等摩尔量的碳酸钙,高温反应得到聚乙醇酸钙或聚乳酸钙,再加入一定量的羟基磷灰石,该方法制备的骨蜡吸收周期很长而且羟基磷灰石虽然与人体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并不是可降解材料。
美国Medafor公司研制的可吸收生物止血材料AristaTM AH也进行过替代骨蜡的临床研究,由于该产品来源于植物多糖,体内快速降解,无免疫反应和异物反应等,临床上作为止血剂使用安全性高,止血效果好受到推崇,但由于该产品剂型是粉末状,用来进行垂直面或穹窿面的骨松脂创面止血并不容易,相当多的粉末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骨蜡在人体或动物体内不能降解而影响骨组织愈合的问题,提供一种在人体或动物体内完全降解,并能促进骨组织愈合的,可替代骨蜡,不改变医生使用习惯的骨创面止血和促进骨组织愈合的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可吸收性骨创面止血促愈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可吸收骨创面止血材料,由基质材料和辅料构成,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基质材料占40~95%、辅料占5~60%;
所述基质材料为低聚糖、多聚糖或低聚糖与多聚糖的混合物;
所述辅料包括:(1)多羟基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
(2)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
(3)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基质材料优选为低聚糖低聚糖与多聚糖的混合物或多聚糖;
辅料优选包括(1)多羟基醇中的一种,以及
(2)植物油中的一种,以及
(3)乳化剂中的一种。
所述低聚糖与多聚糖的混合物中,按重量百分含量计,低聚糖占10~90%,多聚糖占1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奥托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奥托沙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73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三防一透一阻功能的新型床笠
- 下一篇:一种磁性保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