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化二聚酸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4703.1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钟民强;徐建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林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C3/12 | 分类号: | C11C3/12;C07C55/28;C07C5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胡静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化 二聚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化二聚酸的制备方法。属油脂化学工业领域。
背景技术
氢化二聚酸是含36个碳原子的脂肪族饱和二聚酸。它含有长链烷基和单环状结构,双环状结构,链状结构,是高分子化学中一种重要中间体。它是由不饱和二聚酸经催化加氢得到的,分子中不再含有双键,所以它的热稳定性更好,色泽更浅,用途更广。
氢化二聚酸是将普通二聚酸或高纯二聚酸通过加氢转变成饱和二聚酸,原有的主要两个反应官能团羧基仍然存在,所以与羧基有关的普通二聚酸或高纯二聚酸的性质氢化二聚酸均具备,普通二聚酸或高纯二聚酸所应用的领域氢化二聚酸也可应用。由于氢化二聚酸特殊的结构,应用它生产的高分子材料大多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防水性、生物相溶性、可降解性等许多优异性能。在这类材料中以聚酰胺固化剂、聚酯、聚酯多元醇、油墨树脂、热熔胶、彩钢涂料、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其他类型则是近年材料科学的热点。它们在火箭推进剂、药物缓释剂材料甚至生物组织修复材料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其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是提供一种操作容易,成本低,产品得率高,质量稳定的氢化二聚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技术方案:
1、以二聚酸(较佳为高纯二聚酸)为原料,
2、用溶剂配成溶液,
3、催化加氢,
4、过滤除催化剂,
5、蒸馏分离脱溶剂,得到氢化二聚酸。可以得到氢化高纯二聚酸。
所述的二聚酸可以为妥儿油二聚酸,棉油二聚酸,豆油二聚酸,玉米胚芽油二聚酸,葵花籽油二聚酸,菜籽油二聚酸,米糠油二聚酸等等植物油脂它们的单纯或混合二聚酸。
较佳地,步骤2中,(1)溶剂的种类为正己烷,正庚烷,200号溶剂油中的任何一种;(2)溶液浓度配成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80%的溶液,优选控制在45~75%的溶液。
较佳地,步骤3中,(1)催化剂为钯-碳粉末催化剂用量控制在0.1~1%(相对于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优选控制在0.3~0.7%;(2)氢化用氢气纯度大于99.9%;(3)氢化反应温度控制在170~250℃,优选控制在190~240℃,;(4)氢化反应压力控制在2.0~8.0MPa,优选控制在3.0~6.0MPa;(5)氢化反应时间控制在1~8小时,优选控制在3~6小时。
较佳地,步骤4中,所述的过滤除催化剂,采用过滤与精密过滤两道过滤,除尽溶液中的废催化剂。
较佳地,步骤5中所述的蒸馏分离脱溶剂包括:(1)一级蒸馏脱溶剂,(a)一级蒸馏脱溶剂温度控制在80~120℃,优选控制在90~110℃;(b)一级蒸馏脱溶剂真空度控制在1000~3000Pa,优选控制在1200~2200Pa;(2)二级蒸馏脱溶剂,(a)二级蒸馏脱溶剂温度控制在160~200℃,优选控制在170~190℃;(b)二级蒸馏脱溶剂真空度控制在100~300Pa,优选控制在150~250Pa。
本发明原料易得,实施容易。获得的氢化二聚酸色泽浅,碘价低,用途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一:
将600g正己烷和10g Pd/C催化剂(湿润的,干重6g,)悬浮液放入5L氢化高压釜中,再加入900g二聚酸,分别抽真空、氮气置换、氢气置换。再充入纯度大于99.9%的氢气,调节釜内氢气压力,控制反应混合物于210~230℃,维持反应压力4.0~5.0MPa下搅拌约4.5h,过程中不断补充新鲜氢气,直至氢气吸收完全,取样分析碘值,当其小于10(g/100g)时说明加氢基本结束,停止搅拌,冷却降温到130℃。用氮气压滤出物料,催化剂留在过滤器中,滤液经精密过滤,再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在102℃,1600Pa一次刮板薄膜蒸馏脱除大部分溶剂,然后在短程分子蒸馏器中,控制真空180Pa,185℃温度脱尽残余溶剂,得无色透明黏稠液体即为产品。分析产品碘价为8.5I2/100g,色泽(Pt-Co)180
(用GBT5532-2008方法测定碘价,用钴比色(Pt-Co)方法测定色泽。下同)。
实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林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林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