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4308.3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2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灿明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任永武;须一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医疗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实施熏灸的温灸装置。
背景技术
“灸”是传统中国医术的治疗方式,于中医上将灸法治疗分为侵入式的针灸、火灸,以及非侵入式的按压与温灸等方式,其中,温灸又称为熏灸,主要是利用艾草具有苦辛,生温,熟热、纯阳的特性,通过灸火燃烧而将艾草的药性透至人体经脉,实施方式主要是将艾草以手工揉成小团或长条状的熏灸条(又称艾条),点燃后放置在靠近人体穴位附近,使该部位产生热熨或熏热效果,从而产生治疗疾病或保健的作用。
早期,实施熏灸均由治疗者点燃艾条,徒手控制燃烧中的艾条靠近患者的预定穴位而实施,此种用手持方式点燃的艾条进行熏灸的治疗过程,具有无法长时间与患者保持预定的固定距离导致熏灸温度无法有效控制、艾条余烬会掉落在患者身上而使患者烫伤或灼伤,以及实施的治疗者因为必须全程手持艾条而造成手臂高度疲劳等缺点。
参阅图1、图2,台湾第M407068号专利案提出一种包含一个钟形本体10、一个盖体20,及一面网体30的熏灸装置1,其中,该本体10具有一个形成一个上部开口102和一个下部开口103的容置空间101,该盖体20可开启地封闭该上部开口102,该网体30靠近该下部开口103而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01中,以将该容置空间101区隔成用来供艾条燃烧的燃烧空间104和对应患者治疗部位的熏灸空间105,而可阻隔艾条燃烧后的灰烬掉落至患者身上。当进行熏灸时,只需令患者趴卧,并将点燃的艾条经该上部开口102放置于该燃烧空间104中,盖上该盖体20以封闭该上部开口102,即可将该熏灸装置1放置于患者背部穴位处进行熏灸。
上述的熏灸装置1确实可以因放置于患者穴位处而长时间与患者保持预定的固定距离,并以网体30阻绝灰烬掉落至患者身上,而有效对患者实施简易、安全的熏灸疗程,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毋须治疗者长时间持用,而克服了治疗者手臂高度疲劳的缺点。
但是,这样的熏灸装置1只能于同一时间对单一穴道进行温灸,而有疗程冗长的困扰;而若同时对多个穴位实施温灸时,则必须使用多个装置分别放置于患者的多个穴位上,如此,反而变成患者得于长时间的熏灸过程维持固定不动,以避免因为稍加动作而让这些熏灸装置1掉落;此外,这样的熏灸装置1一定得患者或趴、或躺,才能对患者背上或腹部的穴位进行熏灸,而有实施上的限制。
因此,现有的熏灸装置1需要加以改进,除了需要一次可针对患者多个穴位实施外,也能让患者适度、短时间的稍加变换姿势,以避免于温灸过程中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身体僵硬不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让患者靠持并可以同时对多个穴位进行熏灸的温灸装置。
本发明的温灸装置,用于插设至少一根艾条熏灸患者;其中:该温灸装置包含一个框架,及一面插置网,该框架包括一个靠近患者的第一侧面,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该插置网靠近该第二侧面且实质平行于该第二侧面而设置于该框架上,包括多个供艾条穿置的穿置网孔。
本发明的温灸装置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该温灸装置还包含一面靠近该第一侧面而设置于该框架上并具有多个隔离网孔的隔离网。
较佳地,该温灸装置还包含一组改变该插置网与该隔离网的间距的调整件。
较佳地,该调整件具有多个设置于该框架的螺座,及多个分别螺设入所述螺座并带动该插置网移动的调整螺杆。
较佳地,该温灸装置的该第一侧面是对应于人体型态的曲面。
较佳地,该温灸装置还包含一个靠该第一侧面设置于该框架上供患者倚靠的靠背。
较佳地,该温灸装置的该靠背具有一个对应于人体型态的贴靠面。
较佳地,该温灸装置的该插置网的穿置网孔与该隔离网的隔离网孔彼此错开而使插置于任一穿置网孔的艾条无法穿过该隔离网。
较佳地,该隔离网的隔离网孔小于艾条而使插置于任一穿置网孔的艾条无法穿过该隔离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用框架设置插置网的新型温灸装置,除了可以让患者通过插置网插设多根艾条,对患者多数穴位同时进行熏灸外,还可以让患者选择坐着,或是趴着,或是躺着等各式姿势进行熏灸疗程,不受实施场合、或姿势的限制,特别是当患者坐着靠近实施熏灸时,也能于疗程中适度的变换姿势,而避免于疗程中身体保持同一姿势而产生肌肉僵硬、麻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熏灸装置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图2是用图1所示的熏灸装置放置于患者的背上进行熏灸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灿明,未经陈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钒微合金化低温钢筋用钢及其轧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