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3469.0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6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戴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华港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20;A61P3/06;A61K35/6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高血脂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血脂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脂类,主要包括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及其酯。血浆中的脂类易受膳食成分及体内代谢的影响,故血脂含量及成分在不断变动,但通过机体的自我调节,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常人体空腹浓度值三酰甘油20~110 mg/100 ml,胆固醇及其酯110~220 mg/100 ml,临床上所指高脂血症主要指胆固醇高于220~230 mg/100 ml、三酰甘油高于130~150 mg/100 ml 的人群, 所以衡量血脂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三酰甘油、胆固醇及其酯类。高脂血症主要分为5 类,Ⅰ型为高三酰甘油血症外源性,最为少见(乳糜微粒的增高),Ⅱa 型为自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较为常见(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Ⅱb 型为自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较为常见(低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Ⅲ型为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三酰甘油血症,较少见(中间型脂蛋白的增高),Ⅳ型为高三酰甘油血症内源性, 最为常见(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Ⅴ型为高三酰甘油症(外源性和内源性的混合型,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脂血症及脂质代谢障碍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原因。
脂类不溶于水,在体内运输时必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增加与水的亲和力,这种与脂类结合在一起的蛋白质叫脂蛋白,脂蛋白常见的包括乳糜微粒(CM),有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合成,主要是转运外源性三酰甘油至肝和脂肪组织,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由肝脏合成,主要是从肝脏运转内源性三酰甘油至脂肪组织及其他组织;低密度脂蛋白(LDL),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变而来,能与肝外组织细胞膜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内,然后,被细胞内的溶酶体分解为自由胆固醇而利用;高密度脂蛋白(HDL),由肝和小肠合成,有助于乳糜微粒和低密度脂蛋白分解及胆固醇酯的合成,促进血浆中自由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酯,并转运至肝脏。
造成高脂血症的原因是由于脂类代谢紊乱,或因脂类产生过多,或因其降解或转运发生障碍。例如,食物中脂类含量过多,体脂分解加强,肝内合成胆固醇过多,而磷脂质量差或含量不足,以及脂蛋白酯酶活性下降等都可以产生高脂蛋白血症。
纵观近年的研究现状,西药在治疗高血脂症上有着起效快、效果显著的优点,但是西药的毒副作用一般都比较大,而且发现一种新的降脂药难度比较大。
近年来,随着对降血脂中药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发现,证实中药对高脂血症有多途径、多靶点、广谱降血脂以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且副作用少,因此对中药的研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其具有活性强、不良反应小、持续、简便快捷、行之有效、药源丰富、毒副作用小、疗效比较确切、又有多种降血脂作用途径等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山楂、黄芪、葶苈子、姜黄、蒲黄、水蛭、漏芦、女贞子、泻泽、茯苓、石斛、墨旱莲、茜草、延胡索和白头翁。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可为山楂25~35重量份、黄芪18~26重量份、葶苈子33~39重量份、姜黄25~35重量份、蒲黄65~75重量份、水蛭12~18重量份、漏芦16~24重量份、女贞子12~18重量份、泻泽30~40重量份、茯苓10~20重量份、石斛10~20重量份、墨旱莲12~18重量份、茜草15~25重量份、延胡索10~20重量份和白头翁15~25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可为山楂30~35重量份、黄芪22~26重量份、葶苈子36~39重量份、姜黄30~35重量份、蒲黄70~75重量份、水蛭15~18重量份、漏芦20~24重量份、女贞子15~18重量份、泻泽35~40重量份、茯苓15~20重量份、石斛15~20重量份、墨旱莲15~18重量份、茜草20~25重量份、延胡索15~20重量份和白头翁20~25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可为山楂33重量份、黄芪24重量份、葶苈子38重量份、姜黄33重量份、蒲黄72重量份、水蛭16重量份、漏芦22重量份、女贞子16重量份、泻泽38重量份、茯苓18重量份、石斛18重量份、墨旱莲16重量份、茜草22重量份、延胡索18重量份和白头翁22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可以为水蜜丸剂、滴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煎剂、口服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华港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华港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4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鳖配合饲料
- 下一篇:智能终端上基于陀螺仪的人机交互检测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