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超导无感线圈间隔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7008.2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2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京业;戴少涛;赵连岐;张东;徐小飞;吴明建;施飞;滕玉平;许熙;周微微;王子凯;林良真;肖立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6/06 | 分类号: | H01F6/06;H01F6/04;H02H9/02;H02H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超导 线圈 间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阻型故障限流器用高温超导无感线圈,特别涉及一种高温超导饼式无感线圈的间隔层。
背景技术
当前,为了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增大和互联程度不断提高相适应,我国电网正向超大规模方向发展。然而,我国电网的稳定性问题却变得日益严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正在承受巨大的压力,短路故障是危及电力系统安全、导致巨大经济损失的严重故障之一。基于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电阻型高温超导限流器串接在电网中,在正常运行时,限流器呈现无阻抗状态,对电网没有任何影响,在故障发生时,高温超导体失超而呈现高电阻状态进行限流,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与市场前景。这种限流器的核心技术是利用已经商业化生产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绕制的无感双绕饼式线圈,目前通用技术是利用单根或多根超导带制作成无感饼式线圈,然后通过多个无感饼式线圈串并联组合而成限流线圈。
这种双绕无感饼式线圈的关键技术是匝间的间隔层。因为在故障发生后通过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失超电阻进行限流,该过程伴随有大量的焦耳热瞬间产生,同时在限流线圈的两端长生较大的电压降,使匝间,尤其是并绕双带的端部产生高电压。所以,匝间间隔层起到高电压绝缘与良好的冷却通道的双重作用。匝间间隔层的结构,目前的通用技术是采用绝缘材料制作的波纹形窄带,波纹带宽度比高温超导带稍宽,可以起到良好的冷却与高电压绝缘效果(http://www.superconductivityiea.org/whats-new-in-fault-current-limiters/notable-recent-accomplishments;专利:US 2011/0116198A1)。由于第二代高温超导带为陶瓷涂层材料,具有脆性、易碎等不可避免的缺陷,在线圈制作与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导致超导电性能退化。上述波纹带状间隔层的“浪尖”与高温超导带为线状接触,在线圈绕制过程的预应力会使超导带与线状接触处局部受力而弯折、损坏;在限流线圈由室温到液氮温度的预冷过程中,热收缩应力也会使超导带与线状接触处局部受力而弯折、损坏;在故障限流过程中,巨大的过电流冲击下的瞬间电磁作用,也会使超导带与线状接触处局部受力而弯折、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在线圈的绕制、冷热循环与过电流冲击过程中极易损坏脆性陶瓷高温超导带的缺陷,提出一种双带并绕的无感饼式线圈的间隔层结构,本发明可以有效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在液氮浸泡的运行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冷却和高电压绝缘效果。
本发明无感线圈间隔层为双绕无感饼式线圈匝间的间隔层。
所述的双绕无感饼式线圈匝间的间隔层为带状,置于双带并绕无感饼式线圈的匝间,即并绕双带间以及相邻带间的间隔内。所述间隔层的材料采用低温下具有良好电绝缘与机械性能、在室温下兼具柔性与塑性的聚四氟乙烯。间隔层的宽度w比较高温超导带的宽度宽约1-2mm;兼顾低温下的高电压绝缘性能和冷却效果,间隔层上有朝左右两侧开口的矩形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的宽度l取5-6mm、长度h=2w/3,w为间隔层的宽度。间隔层去除冷却通道后支撑体形似“方波”,支撑体宽度k为间隔层的宽度w的1/3,间隔层的厚度t,即冷却通道的深度满足下式:
t=2+2.8·L×10-3(1)
其中t单位为mm;L为“S”型或“U”双绕高温超导带的长度,单位为mm。
本发明间隔层为电阻型高温超导限流器的核心部件——双绕无感饼式线圈的关键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S”型或“U”型等所有双带并绕无感饼式线圈的匝间(并绕双带间以及相邻带间)间隔,在液氮浸泡条件下,不仅具有良好的冷却和高电压绝缘效果,还可以有效的避免线圈绕制过程中,尤其是机械化绕制过程中的预应力、高温超导限流线圈预冷过程中的热收缩应力以及故障限流过程中巨大的过电流冲击下瞬间电磁作用等对高温超导的破坏作用。
双带一端焊接并绕的饼式无感线圈,通过焊接点实现电流的反向。本发明间隔层置于一端焊接并绕的无感饼式线圈的匝间,即并绕双带间以及相邻带间的间隔内。通过间隔层的支撑体可以使脆性超导带有平滑支撑,有效的避免线圈绕制过程中,尤其是机械化绕制过程中的预应力、高温超导限流线圈预冷过程中的热收缩应力以及故障限流过程中巨大的过电流冲击下瞬间电磁作用等对高温超导的破坏作用;本发明间隔层上的冷却通道还可以使超导带充分冷却,同时实现匝间高电压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工艺中的清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双输入BCD编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