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视频信号锁相的方法与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6940.3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3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翁尉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475 | 分类号: | H04N9/47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视频信号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应用在视频信号锁相的方法与相关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能以精简流程适应视频信号中繁复相位关系的视频信号锁相方法与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为将动态影音信息编码调制至视频信号中以方便传输、广播与流通,目前世界上已制定有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PAL(Phase Alternate Line)与SECAM(Sequential Color with Memory)等电视制式。一般来说,动态影音信息是依序以不同图框(图帧)的静态影像来呈现动态影像;为了将各图框的信息携载于频信号中,各图框的影像会被拆解至多条水平线,同一图框的各水平线会分别被群组至两个不同的图场(如一奇图场与一偶图场)。在视频信号的串流中,即依序排列了多笔线信号,每一线信号对应一水平线,以携载该水平线对应的影音信息。同一图场的各水平线会依序被对应至视频信号中的相邻线信号;对应某一图场最后一条水平线的线信号结束后,对应次一图场第一条水平线的线信号才会开始。而同一图框的不同图场亦会前后邻接;也就是说,在一图框中对应前一图场的最后一笔线信号结束后,在同一图框中对应后一图场的第一笔线信号才会开始。
为了携载影像的色彩信息,各水平线对应的色彩信息会被调制为色差信号,并合成至对应的线信号中。为了在解调各线信号中的色差信号时提供解调制的参考,各线信号中还具有一色同步信号(color burst),其频率与相位会反应色差信号的调制频率与相位。譬如说,在SECAM制式的视频信号中,前后相邻的两线信号会分别携载红色色差信号与蓝色色差信号,调制红色色差信号的载波频率(4.4MHz)与相位会被反应于前者的色同步信号中,调制蓝色色差信号的载波频率(4.25MHz)与相位则反应于后者的色同步信号。
在现代的视频信号处理装置(譬如说是接收器/播放器)中,会以数字电路来对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处理。举例来说,在SECAM制式所呈现的影像中,在两高色差图形的水平边缘上会呈现不正常的闪烁现象。此种闪烁现象的成因之一是因为SECAM制式是交替地在相邻线信号中分别携载不同色差信息,故在同一图框中,水平边缘的上下两边会分别对应至携载不同色差信息的线信号。但在相邻图框间,在影像中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水平边缘也会分别对应至携载不同色差信息的线信号,故同一位置的图形边缘会在两相邻图框分别呈现不同的色彩,导致闪烁现象。而这种闪烁现象可用数字处理来予以修正。
譬如说,二维的数字处理会参考同一图框中分别对应相邻水平位置的各笔线信号来修正影像的色彩(像是水平边缘的色彩)。三维数字处理则会将不同图框中对应相邻水平位置的各笔线信号综合起来以修正影像的色彩。
对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处理已经是现代多媒体装置的重要发展趋势。不过,要为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处理而对不同线信号中的色差信号进行取样时,必须要能在各线信号中正确地对色同步信号进行锁相,这样才能在不同线信号间对齐数字处理的取样相位。
举例来说,在SECAM制式的视频信号下,两不同类色差信号(红色与蓝色色差信号)所对应的两种不同类色同步信号具有相异的频率,且同一类色同步信号间的相互相位关系也是繁复多变的。譬如说,若某一个色同步信号的相位是0度,次一个同一类色同步信号的相位可能还是0度,但也有可能反相为180度,实际的相位将取决于色同步信号所对应的线信号顺序及图场顺序。相异的频率与繁复多变的相位都会使锁相发生困难。即使在某一线信号中已利用一给定频率锁定其色同步信号,但若在次一线信号的另一类色同步信号中继续使用该给定频率,两种不同类色同步信号间的频率差异就会被反应在相位误差中,导致锁相错误;若要在次一线信号中改变频率,又会大幅增加锁相机制的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为适应不同类色同步信号的频率差异,本发明可以只针对其中一类色同步信号进行锁相,不对另一类色同步信号进行锁相,使锁相机制能维持精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9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