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覆氟塑料橡胶密封圈的修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6857.6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红阳机械(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7/02 | 分类号: | B29C37/02;B29L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王加岭 |
地址: | 55002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塑料 橡胶密封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覆氟塑料橡胶密封圈的修边方法。
背景技术
包覆氟塑料橡胶密封圈(以下简称包氟胶圈)系用于氟塑料薄膜在胶圈硫化时粘结于胶圈工作表面而成。它除保持橡胶圈原有特性外,还具有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及良好的自润滑性等优点,适用于活动密封。包氟胶圈在各类机型上均有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适用工作条件(介质、温度、压力)决定于被包覆胶料的性能。但由于包氟胶圈在生产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合格率较低,由于压制出的零件,需进行修边,将多余的胶料以及薄膜毛边清除。通常的修边方式是采用锋利的刀片或砂棒轻轻打磨清除毛边。用砂棒修边,砂棒要对分模处进行打磨,打磨过程中分模面周围的橡胶面也被打磨,呈不光亮状态;用刀片修边,可避免分模面被打磨的情况,但聚四氟乙烯薄膜边呈锯齿状,影响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生产效率高且合格率也高的包覆氟塑料橡胶密封圈的修边方法。
一种包覆氟塑料橡胶密封圈的修边方法,该方法为:在车床上加工一个与零件外径稍小0.1mm的孔,孔深不要超过零件小胶径的尺寸,便于车刀的深入和操作;车内孔毛边时,将小刀架调整为45°角,装上锋利而又尖的车刀,开动车床,慢慢的将小刀架进刀,车削内毛边;车削外毛边时,只需将中托板向外移动,再慢慢的调节好刀尖与零件的位置使其与零件相切。
采用上述修边方法加工出的包覆氟塑料橡胶密封圈整体外观光滑,无打磨的痕迹,而且加工效率高,很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修边方法车削外毛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修边方法车削内毛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包覆氟塑料橡胶密封圈(简称包氟胶圈)系用于氟塑料薄膜在胶圈硫化时粘结于胶圈工作表面而成。包覆氟塑料橡胶密封圈的结构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分为外包覆胶圈和内包覆胶圈两种,分别为WF(外包氟胶圈)和NF(内包氟胶圈)。
包覆氟塑料橡胶密封圈由以下材料加工而成:
1)氟塑料:不定项聚四氟乙烯薄膜SFM-2或SFM-3,应符合SG-187-80《聚四氟乙烯薄膜》的规定,HB5821-83包覆氟塑料“O”型橡胶密封圈技术条件。其厚度一般为0.1mm~0.2mm,或按图样规定。
2)橡胶:丁腈橡胶按HG6-407-79《航空工业橡胶零件及型材用胶料》、HG6-878-76《专用胶料》、或其他有关丁腈橡胶标准的规定。
3)胶液:应为JQ-1《异氰酸酯胶》。
包覆氟塑料橡胶密封圈压制出来后会有多余的胶料以及薄膜毛边,采用传统的方法修边,外观质量很不理想。
本发明根据车削油封唇口的原理,考虑用车床对零件的多余毛边进行清理,以满足零件的外观要求。经过多次试验,该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达到了良好的修边质量。具体加工方法如下:
如图1、图2所示,在车床上,加工一个与零件外径稍小0.1mm的孔,孔深不要超过零件小胶径的尺寸,便于车刀的深入和操作;车内孔毛边时,将小刀架调整为45°角,装上锋利而又尖的车刀,开动车床,慢慢的将小刀架进刀,车削内毛边;车削外毛边时,只需将中托板向外移动,再慢慢的调节好刀尖与零件的位置使其与零件相切,就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加工出的包覆氟塑料橡胶密封圈的整体外观光滑平整,无气泡、孔眼、杂质、凹凸、划伤等不良加工痕迹,无褶皱情况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红阳机械(集团)公司,未经贵州红阳机械(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