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56533.2 申请日: 2012-03-06
公开(公告)号: CN102621275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1
发明(设计)人: 王保山 申请(专利权)人: 雅虹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00 分类号: G01N33/00
代理公司: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代理人: 胡澎
地址: 050000 河北***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玉器 科学 鉴定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玉器的鉴别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古代玉器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文明的进化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虽经过近万年的历史变迁,玉文化始终伴随历史长河不断发展、没有断层,有可考实物为据,不仅看出其演变的脉络,工艺的进步,艺术的发展,还可从中获得大量的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的信息与内涵。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直至当代,一脉相承。古代玉器,作为历史文明和艺术成就的载体,见证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起伏过程,同时也凝结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和时代信息。从早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因历史、地理、环境因素影响,玉文化就形成三大版块,主要分布在辽河、长江、黄河流域。辽河以西,燕山以北在兴隆洼文化之后燕辽地区的红山文化(公元前约4700-2900年);长江下游江淮宁地区与太湖钱塘江流域的马家浜、松泽、良渚三个文化(公元前约3600-3200年);黄河中上游以及岷江流域的仰韶、马家窑、齐家、龙山等诸多文化(公元前约5000-1800年)。从神玉文化、王玉文化到生活和装饰的民玉文化,漫长岁月积累、沉淀下来丰富的玉文化内涵,造就中国人从古至今爱玉、崇玉、礼玉、佩玉、赏玉、玩玉、鉴玉、藏玉的传统。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玉、制玉、用玉大国,不仅开采使用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广泛,蕴量丰富。据山海经记载,中国产玉地点有两百余处,经过数千年的开采利用,大部分玉矿已枯竭,至今仍在开采的玉矿还剩二十多处。古代玉器使用的玉材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新石器时代到商代,主要是就地取材,商代以后玉材虽趋于一致,但因各种条件限制,各历史时期的用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古代玉器,由于时间跨度长远、地域分布广泛、开采使用玉材品种复杂等因素,使研究古代玉器所使用的材质和产地成为科学研究与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和鉴定古代玉器,要结合矿物学、考古学、美术史、历史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还要融合宗教、政治和道德思想观。玉文化不仅包括设计艺术、碾琢艺术、文字记载等,还包括了古代玉器的礼仪功能,宗教功能和经济价值,最终形成物质美和精神美的高度统一。

古代玉器因它的珍贵性和稀缺性,自我国宋代开始就出现了仿古玉器。特别是近几十年,由于收藏市场的兴起,更是出现了大量的仿古玉器,甚至出现了高科技仿古玉器,导致古玉器收藏市场十分混乱。目前我国古玉器鉴定手段比较落后,还停留在凭借经验(即传统的眼学)鉴定阶段。造假手段的高超,如果没有科技手段的支撑,就会严重影响古玉器的保护与传承,甚至有可能导致古代玉器大量流失海外或散落民间不被认知。目前已发现有些所谓的专家把假古玉器当成珍品出书,误导古代玉器的鉴定和收藏,也给不法之徒牟利提供了条件和机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些假古玉器一旦流入市场,将把我国传承有序的文化遗产搞乱,在经过若干年之后,将更是真假难分了。如果不尽早解决古玉器的科学鉴定问题,不严厉打击制假做假行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会遭到扭曲。

目前,我国古玉器的鉴定手段比较落后,还没有一种科学、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古玉器真伪的鉴别仍停留在凭借经验鉴定的阶段,即传统的感官鉴定阶段,仅靠少数专家的个人理论知识、所掌握的鉴别经验和眼力来判断古玉器的真伪。这种传统的主观鉴定方法,在古玉器鉴定的过程中,也存在有专家意见不统一、鉴定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而且鉴定方法的主观性导致鉴定结论成为一家之言,难以令人信服。

CN200610090931.0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辅助的传世高古玉器真伪鉴别方法,该方法采用图像摄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或显微摄像设备拍摄玉器,储存和比较图像,使用计算机及PHOTOSHOP软件进行对比,得出玉器的真伪结论。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得到准确、永久地记录和精确的校验,能够提供一致的、客观的、量化的判别指标,对真伪古玉器的科学鉴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古玉器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受时间跨度长远、地域分布广泛、开采使用玉材品种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这种仅依靠图像比对进行鉴定的方法,其量化指标单一,鉴定结果不够科学严谨,会影响最终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古玉器的科学鉴定方法,以解决现有古玉器鉴定方法存在的单一性、主观性和不科学的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虹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雅虹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